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方法及净化效果Design method and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吴振斌,詹德昊,张晟,成水平,傅贵萍,贺峰
摘要(Abstract):
阐述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的设计理论基础及方法,分析其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测试该系统对受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中试系统表明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悬浮固体(TSS)的去除率分别为66.1%,76.7%和72.4%.结合实际介绍了一个应用本系统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实例,实际工程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82.6%和85.8%.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投资低、运行费用省、维护简单、出水水质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污水处理;构建湿地;下行流-上行流;设计方法;处理效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9925007);;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SW-102).
作者(Author): 吴振斌,詹德昊,张晟,成水平,傅贵萍,贺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诸惠昌,胡纪萃.新型废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J].环境科学,1993,14(2):39-43.
- [2] 白晓慧,王宝贞,余 敏,聂梅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32(6):88-92.
- [3]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司.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 [4] 胡康萍,许振成,朱 彤,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1,10(9):41-46.
- [5] 沈耀良.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J].污染防治技术,1996(1-2):1-8.
- [6] 朱 彤,许振成,胡康萍,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1,4(5):17-22.
- [7] 吴晓磊.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J].环境科学,1995,16(3):83-86.
- [8] 黄实达,王安庆.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J].四川环境,2000,19(2):8-12.
- [9] SherwoodCR.第一代人工湿地的设计[J].赵虹译.环保科技情报,1994(6):15-24.
- [10] 吴振斌,任明迅,付贵萍,等.垂直流构建湿地水力学特点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1,22(5):45-49.
- [11] 李科德.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1995(2):140-144.
- [12] 吴振斌,梁 威,付贵萍,等.构建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5):622-624.
- [13] BrixH.Functionsofmacrophytesinconstructedwetlands[J].Wat.Sci.Tech,1994(29):71-78.
- [14] 彭江燕,刘忠翰.不同水生植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参数比较[J].云南环境科学,1998,17(2):47-51.
- [15] 梁 威,吴振斌.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动态,2000(3):32-37.
- [16] 陈韫真,叶纪良.深圳白泥坑、雁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场[J].电力环境保护,1996,12(1):47-51.
- [17] ReinhardP,JohnnesL,etal.Constructedwetlandsforrehabilitationandreuseofsurfacewaterintropicalandsubtropicalareas—firstresultsfromsmall_scaleplotsusingverticalflowbeds[J].Wat.Sci.Tech..1999,40(3):155-162.
- [18] 周庆江,诸荣芳,谈建忠.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鸡粪污水的技术经济可行性[J].上海环境科学,1993,12(8):21-24.
- [19]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 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