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攀;郭生练;雒征;刘心愿;
综合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基于贝尔曼最优化原理将水库优化调度按阶段划分为若干多目标决策子问题,各子问题采用混合编码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从而提出了一种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该算法不仅在时间上通过划分阶段降维,而且采用遗传算法克服离散状态空间组合所产生的维数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分析得出该算法的效率一般高于遗传算法;并经数值试验表明:在计算时段数较多时,动态规划-遗传算法显著优于遗传算法.因此,提出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为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2007年05期 No.18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1 ] - 刘攀;郭生练;雒征;刘心愿;
综合动态规划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基于贝尔曼最优化原理将水库优化调度按阶段划分为若干多目标决策子问题,各子问题采用混合编码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从而提出了一种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该算法不仅在时间上通过划分阶段降维,而且采用遗传算法克服离散状态空间组合所产生的维数灾问题.从理论上论证了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分析得出该算法的效率一般高于遗传算法;并经数值试验表明:在计算时段数较多时,动态规划-遗传算法显著优于遗传算法.因此,提出的动态规划-遗传算法为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2007年05期 No.188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29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李娜;王祥三;梅亚东;赵微;
为改善传统水文模型参数优选算法的性能,针对遗传算法的寻优效果明显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初始变化区间的大小,并且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可能会出现过早收敛等问题,在遗传算法中加入局部搜索算子和加速算子,并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小生境概念,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混合加速遗传算法(HAGA).该算法在广西合浦水库流域的洪水预报中得到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混合加速遗传算法不仅有较好的全局优化性能而且精度较高,是一种既可以较大概率搜索全局最优解,又能进行局部细致搜索的优秀非线性优化方法.
2007年05期 No.188 7-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李娜;王祥三;梅亚东;赵微;
为改善传统水文模型参数优选算法的性能,针对遗传算法的寻优效果明显依赖于模型参数的初始变化区间的大小,并且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可能会出现过早收敛等问题,在遗传算法中加入局部搜索算子和加速算子,并引入了生物学中的小生境概念,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混合加速遗传算法(HAGA).该算法在广西合浦水库流域的洪水预报中得到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混合加速遗传算法不仅有较好的全局优化性能而且精度较高,是一种既可以较大概率搜索全局最优解,又能进行局部细致搜索的优秀非线性优化方法.
2007年05期 No.188 7-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胡明;杨永德;
针对目前省际边界河流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征收主体与征收标准不明确,导致边界两省分别按照各自标准同时征收的局面,构建了边界两省在不向中央上缴水资源费、向中央上缴以及中央对上缴实行返还3种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向中央上缴时两省争收的必然性,探讨了实行上缴和上缴并返还2种政策时,改变争收局面的可能性以及上缴与返还比例应满足的条件,并进行了实例推算.通过分析推算得出以下结论:实行上缴并返还的政策,并选取适当的上缴与返还比例,不仅可以平衡两省的利益,改变争收局面,也能使中央与地方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
2007年05期 No.18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明;杨永德;
针对目前省际边界河流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中,征收主体与征收标准不明确,导致边界两省分别按照各自标准同时征收的局面,构建了边界两省在不向中央上缴水资源费、向中央上缴以及中央对上缴实行返还3种情况下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向中央上缴时两省争收的必然性,探讨了实行上缴和上缴并返还2种政策时,改变争收局面的可能性以及上缴与返还比例应满足的条件,并进行了实例推算.通过分析推算得出以下结论:实行上缴并返还的政策,并选取适当的上缴与返还比例,不仅可以平衡两省的利益,改变争收局面,也能使中央与地方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
2007年05期 No.188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代涛;邵东国;黄显峰;
针对复杂水资源系统径流与灌溉需水的时空变异与尺度转换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采用功率谱法、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等,分析了该区多个水文站点日、旬、月流量过程和灌区旬、月灌溉需水过程的混沌特性,并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来用水过程时间尺度转换方法,经典型水文站点与灌区实证计算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可行性,为今后水资源系统复杂性问题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15-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代涛;邵东国;黄显峰;
针对复杂水资源系统径流与灌溉需水的时空变异与尺度转换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汉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采用功率谱法、饱和关联维数法和最大Lyapunov指数法等,分析了该区多个水文站点日、旬、月流量过程和灌区旬、月灌溉需水过程的混沌特性,并提出了基于混沌理论的来用水过程时间尺度转换方法,经典型水文站点与灌区实证计算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可行性,为今后水资源系统复杂性问题深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15-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张涛;俞淞;王祥三;雒文生;
对防洪调度过程各主要相关参数进行了随机误差识别,结合洪水预报对起始水位、入库洪水、泄流等主要参数的随机性进行分析,应用一次二阶矩法和相应的理论分布函数描述事件的随机分布,对应某一汛限水位的调洪过程不再是一确定过程,而是具有随机分布特性,反映了实际防洪调度中各随机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汛限水位进行了风险评估,主要分析了相应调洪最高库水位的超标风险率,建立风险评价标准.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调整汛限水位,以充分利用洪水资源.
2007年05期 No.18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涛;俞淞;王祥三;雒文生;
对防洪调度过程各主要相关参数进行了随机误差识别,结合洪水预报对起始水位、入库洪水、泄流等主要参数的随机性进行分析,应用一次二阶矩法和相应的理论分布函数描述事件的随机分布,对应某一汛限水位的调洪过程不再是一确定过程,而是具有随机分布特性,反映了实际防洪调度中各随机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汛限水位进行了风险评估,主要分析了相应调洪最高库水位的超标风险率,建立风险评价标准.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调整汛限水位,以充分利用洪水资源.
2007年05期 No.18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超群;郭生练;张俊;林凯荣;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水文模拟需要解决维数灾及过度训练2大主要问题.在介绍4种常用的避免过度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法.选用团结、七一及三峡水库区间流域的雨洪资料,对以上5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法适度训练效果最好,随机误差叠加法的适度训练效果次之,相对于容差训练法、罚函数法及前期中止法,可以较好避免过度训练.
2007年05期 No.188 25-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超群;郭生练;张俊;林凯荣;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水文模拟需要解决维数灾及过度训练2大主要问题.在介绍4种常用的避免过度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法.选用团结、七一及三峡水库区间流域的雨洪资料,对以上5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混合法适度训练效果最好,随机误差叠加法的适度训练效果次之,相对于容差训练法、罚函数法及前期中止法,可以较好避免过度训练.
2007年05期 No.188 25-2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赵明登;李靓亮;李泰儒;
提出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曲线网格有限近似解法.对非规则区域定常扩散方程和规则区域非定常扩散方程的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比较,表明该方法既可以用于求解规则区域矩形网格的扩散问题,又可以用于求解非规则区域曲线网格的扩散问题.最后模拟计算了典型的坝基渗流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精度高、适应强等特点.
2007年05期 No.18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赵明登;李靓亮;李泰儒;
提出求解二维扩散方程的曲线网格有限近似解法.对非规则区域定常扩散方程和规则区域非定常扩散方程的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比较,表明该方法既可以用于求解规则区域矩形网格的扩散问题,又可以用于求解非规则区域曲线网格的扩散问题.最后模拟计算了典型的坝基渗流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精度高、适应强等特点.
2007年05期 No.18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栋;许文海;邵建斌;陈刚;
采用双方程紊流数学模型和自由面VOF方法,对有压泄洪洞弧形闸门突跌突扩出口段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空腔形态、侧墙水翅、压力分布等水力学要素,探讨了空腔冲击点涡旋对气流的吸卷作用,并研究了空腔的回水特性.计算与模型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表明数学模型对有压泄洪洞弧形闸门突跌突扩出口段复杂流场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2007年05期 No.18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李国栋;许文海;邵建斌;陈刚;
采用双方程紊流数学模型和自由面VOF方法,对有压泄洪洞弧形闸门突跌突扩出口段三维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空腔形态、侧墙水翅、压力分布等水力学要素,探讨了空腔冲击点涡旋对气流的吸卷作用,并研究了空腔的回水特性.计算与模型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表明数学模型对有压泄洪洞弧形闸门突跌突扩出口段复杂流场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2007年05期 No.18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谢华;黄介生;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多采用一、二级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排涝模式.由于一、二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问题涵盖了市政排水和水利排涝2个范畴,其采用的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各不相同.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特点,研究了河网地区城市一、二级排水标准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一、二级排水标准匹配关系的方法,对平原河网区域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2007年05期 No.188 39-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谢华;黄介生;
平原河网地区城市多采用一、二级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排涝模式.由于一、二级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问题涵盖了市政排水和水利排涝2个范畴,其采用的设计标准和行业规范各不相同.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特点,研究了河网地区城市一、二级排水标准的衔接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一、二级排水标准匹配关系的方法,对平原河网区域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2007年05期 No.188 39-4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张心凤;詹杰民;
基于k-kl紊流模型,联合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建立了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式,并应用到黄茅海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中.考虑到实际河口和海底地形,通过平面和垂向三维坐标变换,在空间完全交错的网格系统上离散化控制方程组,采用内外模式分裂技术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模型较好的复演了黄茅海水域的三维水动力状况,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2007年05期 No.18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心凤;詹杰民;
基于k-kl紊流模型,联合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建立了波流共同作用下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式,并应用到黄茅海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中.考虑到实际河口和海底地形,通过平面和垂向三维坐标变换,在空间完全交错的网格系统上离散化控制方程组,采用内外模式分裂技术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模型较好的复演了黄茅海水域的三维水动力状况,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2007年05期 No.18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金国裕;李大美;付小莉;班璇;
采用ADV及PIV流场测量技术分别对涵闸水槽和无螺取水装置中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精细测量,然后运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2个模型水槽中的流场结构进行计算并得出其三维流场结构,从实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比分析得出了2种装置的水流特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无螺取水装置更能有效防止钉螺扩散.最后阐明了单纯涵闸不能起到阻螺的效果,还会引起钉螺在涵闸周围孳生扩散而无螺取水则能有效阻螺的原因,从而为消灭钉螺防止血吸虫病蔓延提供有效的手段.
2007年05期 No.188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金国裕;李大美;付小莉;班璇;
采用ADV及PIV流场测量技术分别对涵闸水槽和无螺取水装置中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精细测量,然后运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2个模型水槽中的流场结构进行计算并得出其三维流场结构,从实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比分析得出了2种装置的水流特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无螺取水装置更能有效防止钉螺扩散.最后阐明了单纯涵闸不能起到阻螺的效果,还会引起钉螺在涵闸周围孳生扩散而无螺取水则能有效阻螺的原因,从而为消灭钉螺防止血吸虫病蔓延提供有效的手段.
2007年05期 No.188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伍鹤皋;田海平;李永祖;
结合某河床式水电站,建立了混凝土蜗壳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模块对混凝土蜗壳进行了三维线弹性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计算.根据线弹性计算结果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混凝土蜗壳进行了配筋,并对该配筋方案进行了裂缝开展区、钢筋应力、最大裂缝宽度的验算和蜗壳位移分析.
2007年05期 No.18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伍鹤皋;田海平;李永祖;
结合某河床式水电站,建立了混凝土蜗壳三维有限元整体模型,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模块对混凝土蜗壳进行了三维线弹性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计算.根据线弹性计算结果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混凝土蜗壳进行了配筋,并对该配筋方案进行了裂缝开展区、钢筋应力、最大裂缝宽度的验算和蜗壳位移分析.
2007年05期 No.188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陆俊卿;张小峰;李红全;袁晶;陈珺;
以含沙水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曲线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输移数学模型对长江武汉河段岸边高浓度泥浆排放所形成的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重点考虑了高浓度泥浆在输移扩散过程中与河床的交换以及泥沙级配、河床变形对水沙运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能为工程单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陆俊卿;张小峰;李红全;袁晶;陈珺;
以含沙水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曲线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输移数学模型对长江武汉河段岸边高浓度泥浆排放所形成的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重点考虑了高浓度泥浆在输移扩散过程中与河床的交换以及泥沙级配、河床变形对水沙运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能为工程单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孙东坡;李燕;陈永豪;王鹏涛;
黄河下游河道滩区防洪形势的严峻性使下游滩区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搜集整理黄河下游各大断面历年汛期实测资料以及断面资料,用Visual FoxPro程序建立数据库;采用断面法计算汛期特征断面冲淤量;通过分析各断面历年汛期冲淤面积和平均冲淤深度变化,分析了近50 a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得到不同来水来沙对河道冲淤影响的几点认识.
2007年05期 No.188 63-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东坡;李燕;陈永豪;王鹏涛;
黄河下游河道滩区防洪形势的严峻性使下游滩区的治理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这种现状,作者搜集整理黄河下游各大断面历年汛期实测资料以及断面资料,用Visual FoxPro程序建立数据库;采用断面法计算汛期特征断面冲淤量;通过分析各断面历年汛期冲淤面积和平均冲淤深度变化,分析了近50 a不同来水来沙条件下河道冲淤演变特点,得到不同来水来沙对河道冲淤影响的几点认识.
2007年05期 No.188 63-6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刘礼华;夏梦;魏晓斌;周艳国;贺韬;
对某水利枢纽施工塔机支腿拉板的受力进行了三维弹塑性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拉板断裂面的形态加以比较,依据断裂力学基础理论对支腿拉板的强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由于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拉板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疲劳断面,从机理上论证了塔机倒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有助于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以及对支腿拉板的重新设计改造.
2007年05期 No.18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礼华;夏梦;魏晓斌;周艳国;贺韬;
对某水利枢纽施工塔机支腿拉板的受力进行了三维弹塑性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拉板断裂面的形态加以比较,依据断裂力学基础理论对支腿拉板的强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由于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拉板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逐步形成疲劳断面,从机理上论证了塔机倒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结果有助于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以及对支腿拉板的重新设计改造.
2007年05期 No.188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佶;卢哲安;李成江;
研究了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下,对选用相同的钢纤维的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小梁进行弯曲疲劳试验,比较了两者各级应力水平下的平均疲劳寿命;并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拟合不同应力水平下两者的疲劳寿命,得出其特点和规律,回归出不同存活率的双对数疲劳方程.
2007年05期 No.18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佶;卢哲安;李成江;
研究了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下,对选用相同的钢纤维的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和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小梁进行弯曲疲劳试验,比较了两者各级应力水平下的平均疲劳寿命;并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两参数威布尔分布拟合不同应力水平下两者的疲劳寿命,得出其特点和规律,回归出不同存活率的双对数疲劳方程.
2007年05期 No.18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屈文忠;陈明祥;曾又林;
高频小波细节信号或内在模函数在时域的奇异性有可能是由于结构损伤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如载荷突变引起的.针对该问题,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通过一个4层框架结构数值算例的计算,利用IMF瞬时频率的变化来区分2类不同的信号奇异性,从而判定结构是否发生了损伤.计算结果表明:损伤时间常数可以准确地由IMF中的信号突变时刻检测出,而且损伤位置可以利用信号奇异性的分布情况确定.
2007年05期 No.18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屈文忠;陈明祥;曾又林;
高频小波细节信号或内在模函数在时域的奇异性有可能是由于结构损伤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如载荷突变引起的.针对该问题,利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通过一个4层框架结构数值算例的计算,利用IMF瞬时频率的变化来区分2类不同的信号奇异性,从而判定结构是否发生了损伤.计算结果表明:损伤时间常数可以准确地由IMF中的信号突变时刻检测出,而且损伤位置可以利用信号奇异性的分布情况确定.
2007年05期 No.188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屈文忠;蔡元奇;朱以文;
由于近年来随机状态空间理论在结构系统识别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随机子空间辨识方法的出现使得激励未知的系统辨识(或工作模态分析)问题成为可能.应用随机子空间辨识方法,针对一个4层的钢框架模型进行了模态辨识实验研究.在宽带随机信号加正弦信号的激励过程中,利用自相关函数表现出的周期振动成份剔除虚假模态.实际辨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实验分析结果均与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2007年05期 No.18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屈文忠;蔡元奇;朱以文;
由于近年来随机状态空间理论在结构系统识别中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随机子空间辨识方法的出现使得激励未知的系统辨识(或工作模态分析)问题成为可能.应用随机子空间辨识方法,针对一个4层的钢框架模型进行了模态辨识实验研究.在宽带随机信号加正弦信号的激励过程中,利用自相关函数表现出的周期振动成份剔除虚假模态.实际辨识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实验分析结果均与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2007年05期 No.188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雁然;庄韦;
结合结构最优化设计概念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嵌岩桩优化数值模型,提出了嵌岩桩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与传统设计相比,通过对嵌岩桩进行桩径和嵌岩深度优化设计可满足桩沉降和承载力的双控要求,使桩端阻力、桩侧阻力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可以成为解决嵌岩桩实际工程问题的个性化工具和仿真研究环境.利用它可以模拟嵌岩桩成桩基本过程,分析嵌岩桩荷载—沉降特性,并对嵌岩桩进行了优化设计.
2007年05期 No.18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雁然;庄韦;
结合结构最优化设计概念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嵌岩桩优化数值模型,提出了嵌岩桩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与传统设计相比,通过对嵌岩桩进行桩径和嵌岩深度优化设计可满足桩沉降和承载力的双控要求,使桩端阻力、桩侧阻力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有效减少工程投资.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可以成为解决嵌岩桩实际工程问题的个性化工具和仿真研究环境.利用它可以模拟嵌岩桩成桩基本过程,分析嵌岩桩荷载—沉降特性,并对嵌岩桩进行了优化设计.
2007年05期 No.18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芳;蔡元奇;朱以文;
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原型,对其不同的结构形式作了动力分析研究,指出这类厂房结构的减振设计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楼板的约束和提高楼板的法向刚度;由于机墩刚度较大,因此机墩局部削弱的不同拆卸方案对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大;而中拆方案对机墩的刚度削弱最大,对减振设计最为不利.
2007年05期 No.18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韩芳;蔡元奇;朱以文;
以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原型,对其不同的结构形式作了动力分析研究,指出这类厂房结构的减振设计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楼板的约束和提高楼板的法向刚度;由于机墩刚度较大,因此机墩局部削弱的不同拆卸方案对整个结构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大;而中拆方案对机墩的刚度削弱最大,对减振设计最为不利.
2007年05期 No.188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靳萍;欧阳建国;
研究了圆移组合曲面渐变段的几何特性、曲面的设计原理与方法,针对渐变段的定位计算、圆移组合曲面的展开计算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基于AUTOCAD2000的平台,利用VBA作二次开发,开发了渐变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处理系统,并将此系统用于某水电站进水口渐变段的设计,绘制出相应的渐变段断面图和组合曲面展开图.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系统有一定的实用性.
2007年05期 No.188 95-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靳萍;欧阳建国;
研究了圆移组合曲面渐变段的几何特性、曲面的设计原理与方法,针对渐变段的定位计算、圆移组合曲面的展开计算作了详细说明.同时,基于AUTOCAD2000的平台,利用VBA作二次开发,开发了渐变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处理系统,并将此系统用于某水电站进水口渐变段的设计,绘制出相应的渐变段断面图和组合曲面展开图.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系统有一定的实用性.
2007年05期 No.188 95-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国锋;徐礼华;许成祥;凡红;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动力特性,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开间、8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模型,采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法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8.1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结构的振型和频率.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此项研究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杜国锋;徐礼华;许成祥;凡红;
为了解钢管混凝土柱框架结构动力特性,设计制作了一榀单跨、两开间、8层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结构模型,采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法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同时,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8.1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结构的振型和频率.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符合较好,此项研究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07年05期 No.18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卓;尚涛;柳桃青;
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理念以及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与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差别;并在分析非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程式,探讨实现自下而上反馈的一个新方法.
2007年05期 No.188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王卓;尚涛;柳桃青;
通过对城市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思想的理念以及非确定性规划思想与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差别;并在分析非确定性规划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非确定性规划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的新程式,探讨实现自下而上反馈的一个新方法.
2007年05期 No.188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陆虹;
对城市旧有建筑形态的改造提出3点解决方案:(1)横向增建,沿建筑水平方向对原有建筑面积及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主要包括两种增建模式:连接式增建和模矩式增建;(2)纵向增建,在原建筑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向上部空间增建,增建形式包括直接增层法、改变传力途径增层法、外套增层法;(3)围合式增建,在原有建筑墙体的外围加建新的建筑立面,里层是旧建筑真正的围护结构,外层是改造后的附加层.
2007年05期 No.18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陆虹;
对城市旧有建筑形态的改造提出3点解决方案:(1)横向增建,沿建筑水平方向对原有建筑面积及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主要包括两种增建模式:连接式增建和模矩式增建;(2)纵向增建,在原建筑结构许可的情况下,向上部空间增建,增建形式包括直接增层法、改变传力途径增层法、外套增层法;(3)围合式增建,在原有建筑墙体的外围加建新的建筑立面,里层是旧建筑真正的围护结构,外层是改造后的附加层.
2007年05期 No.188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庄曰平;李伟;
在分析传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模糊理论的"瓶颈"—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问题,引入了粗糙集理论,并讨论了模糊集和粗糙集的互补性,提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电压无功控制.在考虑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对模糊粗糙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改善模糊控制的性能,改善变电站的功率因数,更切合现场需要.
2007年05期 No.188 112-11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庄曰平;李伟;
在分析传统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模糊理论的"瓶颈"—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问题,引入了粗糙集理论,并讨论了模糊集和粗糙集的互补性,提出了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于电压无功控制.在考虑负荷变化的情况下,对模糊粗糙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改善模糊控制的性能,改善变电站的功率因数,更切合现场需要.
2007年05期 No.188 112-11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文康珍;文远芳;黎文安;
为了提高ANSYS求解二维无界静电场的精确度,提出映射法.它是采用复指数函数,将无穷远边界线映射成一点,从而将一条边界线敞开的矩形边界的二维无界静电场,映射到其对应的二维有界静电场,再应用ANSYS求解.由于有界场的边值问题与无界场的边值问题相同,故有界场中某点的ANSYS解就是无界场中对应点的解.理论和计算的结果表明:映射法显著地提高了ANSYS求解二维无界静电场的精确度,并加快了计算速度.
2007年05期 No.188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文康珍;文远芳;黎文安;
为了提高ANSYS求解二维无界静电场的精确度,提出映射法.它是采用复指数函数,将无穷远边界线映射成一点,从而将一条边界线敞开的矩形边界的二维无界静电场,映射到其对应的二维有界静电场,再应用ANSYS求解.由于有界场的边值问题与无界场的边值问题相同,故有界场中某点的ANSYS解就是无界场中对应点的解.理论和计算的结果表明:映射法显著地提高了ANSYS求解二维无界静电场的精确度,并加快了计算速度.
2007年05期 No.188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祝志慧;孙云莲;李洪;
提出电力系统故障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检测点获得的故障电流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及边际谱,分析相应瞬时频率及其振幅,对故障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幅值的联合分析.分析发现,通过瞬时频率突变能准确定位故障时刻,Hilbert谱的峰值变化也能反映故障时刻及故障特征信息;通过边际谱分析可以获得故障信号所含的真实频率,为进一步故障检测提供了依据.仿真试验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表明EMD时频分析方法能准确地检测故障时刻,提取故障信息.
2007年05期 No.188 119-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祝志慧;孙云莲;李洪;
提出电力系统故障信号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检测点获得的故障电流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利用Hilbert变换得到Hilbert谱及边际谱,分析相应瞬时频率及其振幅,对故障信号进行时间-频率-幅值的联合分析.分析发现,通过瞬时频率突变能准确定位故障时刻,Hilbert谱的峰值变化也能反映故障时刻及故障特征信息;通过边际谱分析可以获得故障信号所含的真实频率,为进一步故障检测提供了依据.仿真试验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表明EMD时频分析方法能准确地检测故障时刻,提取故障信息.
2007年05期 No.188 119-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吴昊;蒲健;李箭;
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化学方法,用以制备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La0.8Sr0.2Co0.5Fe0.5O3-8(LSCF).该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采用非螯合聚合物-聚乙烯醇(PVA,Polvinyl alcohol)作为阳离子的载体,形成含有La3+,Sr2+,Co2+,Fe3+4种金属阳离子和非螯合聚合物的均匀溶胶,干燥生成固体凝胶状前驱体.进行热重(TG)分析和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前驱体凝胶煅烧工艺制度,确定了最佳煅烧温度750℃,获得了钙钛矿型LSCF阴极材料.对LSCF粉末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相分析,证实了所得粉末材料具有钙钛矿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微观形貌结构观察,证实制得的LSCF粉为纳米级,但存在团聚.采用直流伏安法检测其导电性能,证实以其作为阴极材料,在中温SOFC的工作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混合导电性能.
2007年05期 No.188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昊;蒲健;李箭;
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化学方法,用以制备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阴极材料La0.8Sr0.2Co0.5Fe0.5O3-8(LSCF).该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采用非螯合聚合物-聚乙烯醇(PVA,Polvinyl alcohol)作为阳离子的载体,形成含有La3+,Sr2+,Co2+,Fe3+4种金属阳离子和非螯合聚合物的均匀溶胶,干燥生成固体凝胶状前驱体.进行热重(TG)分析和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前驱体凝胶煅烧工艺制度,确定了最佳煅烧温度750℃,获得了钙钛矿型LSCF阴极材料.对LSCF粉末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相分析,证实了所得粉末材料具有钙钛矿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粉体进行微观形貌结构观察,证实制得的LSCF粉为纳米级,但存在团聚.采用直流伏安法检测其导电性能,证实以其作为阴极材料,在中温SOFC的工作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混合导电性能.
2007年05期 No.188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