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红前;
钢筋混凝土柱形壳的凹面侧弧形受拉钢筋有拉直的趋势,从而对混凝土保护层产生径向压力,可能使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导致结构失效.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通过建立"柱形壳凹面侧弧形受拉钢筋自锚固计算模型",找出了凹面侧弧形受拉钢筋在"不设横向附加锚固钢筋"时的"自锚固"特点,进而将该成果应用于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塔筒、取水隧道、输水管道等结构的设计。
2012年S1期 v.4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7 ] - 宋扬;张略秋;郭莉;
提出一种应用于7度0.15g地震区的百万千瓦机组侧煤仓单跨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由单跨框架及单跨剪力墙联合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既满足工艺布置需要,又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相应的抗震分析,证明该侧煤仓单跨结构形式可以满足7度0.15g地震区的抗震要求.
2012年S1期 v.4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5 ] - 赵春晓;苑森;樊晓静;马涛;
结合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美国FEMA 356规范有关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要求,分别采用SATWE、MIDAS和SAP2000三个不同程序对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土厂址上的某工程钢筋混凝土侧煤仓间结构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此类场地上钢筋混凝土侧煤仓间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结构布置建议.
2012年S1期 v.45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李亮;宁世龙;贾军刚;
针对某8度Ⅲ类场地钢筋混凝土单跨框排架主厂房设计时面临的抗震问题,通过增加横向钢支撑等措施,达到改善结构动力特性,增加结构抗扭刚度,优化结构传力路径的目的,采用整体空间结构软件MIDAS/Gen分析,并进行静力弹塑性阶段验证,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结构体系可以大大提高结构塑性变形能力,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0 ] - 李红星;赵春莲;
火力发电厂混凝土结构主厂房中,对汽机房与煤仓间(或除氧间)联合的框排架结构体系,若认为是单框架结构,在项目设计和审查时往往受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限制.事实上,此类结构为单跨框-排架结构体系,不能按照单框架结构来进行设计.在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和相关规范的修订精神,编制了《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混凝土单跨框-排架结构体系选型设计指南》,可供具体工程设计参考.
2012年S1期 v.4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2 ] - 侯建国;董黛;肖龙;李剑发;朱易龙;赵青玲;
简要介绍了我国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水工行业标准DL/T 5057-2009《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SL 191-200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钢筋的品种和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的要求等方面所作的重大修改,例如,新规范新增了HPB300级光圆钢筋和HRB500级热轧带肋钢筋钢筋及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并增列了在已有牌号后加"E"、适用于抗震结构的钢筋;新增了大直径预应力螺纹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用螺旋槽钢棒及螺旋肋钢棒;在钢筋的塑性性能要求方面,GB50010-2010还提出了最大力下总伸长率Agt的限值要求等,值得钢筋选用时予以关注.
2012年S1期 v.45 26-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10 ] - 夏国明;陈爱新;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推进、行业科技进步、企业生产技术能力的提高,HRB500高强热轧带肋钢筋已经进入正规化生产阶段,同时HRB500高强热轧带肋钢筋已纳入国家标准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新版GB 50010-2010的正式实施,为HRB500高强热轧带肋钢筋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提供了标准支持.目前国家规范大力推广400、500 MPa级高强热轧带肋钢筋作为纵向受力的主导钢筋,限制并准备逐步淘汰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用300MPa级光圆钢筋取代235MPa级光圆钢筋.分析了高强钢筋(400、500MPa)在电厂工程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介绍高强钢筋的设计、施工要点,对高强钢筋工程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阐述,并指出高强钢筋在电厂工程设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2012年S1期 v.4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4 ] - 梁玉红;
火电厂主厂房由于工艺布置特殊性导致其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结构扭转效应明显,所以有必要对主厂房框架在罕遇地震烈度下进行弹塑性分析.利用PUSH程序对R.C.主厂房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找出塑性铰的位置及薄弱层,从而有选择的加强结构设计,保证R.C.主厂房框架在罕遇烈度下大震不倒的目标.
2012年S1期 v.45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1 ] - 杨宏亮;邢克勇;赵春晓;
对于8度抗震、Ⅲ类场地的某电厂,本文对比分析了主厂房的2种布置方案:方案1(汽机房+侧煤仓)、方案2(汽机房+除氧间+侧煤仓)、方案3(汽机房+除氧间+前煤仓).根据规范及有关文件,除布置方案1的汽机房能采用单跨钢筋混凝土排架方案以外,其余的各结构型式均不推荐采用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考虑到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抗震性能上的优势,各布置方案中补充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来进行分析.经综合比较推荐:本工程主厂房采用方案1(汽机房+侧煤仓)布置方案,其中汽机房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单跨排架结构,侧煤仓结构型式为横向采用型钢混凝土的3跨框架、纵向框架-剪力墙结构.
2012年S1期 v.45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 许宁;徐昆;郝俊涛;
结合某电厂侧煤仓间的设计实例,从该工程概念设计、整体结构计算、局部构造设计等方面出发,详细分析并阐述了侧煤仓间框-剪结构的设计及优化措施,并对设计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12年S1期 v.4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吴克;许纯;
由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定义出发,简述耐久性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从混凝土材料选用、结构构造措施、施工质量要求以及结构的维护与检测4个方面加以阐述,最后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2012年S1期 v.4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1 ]
- 邢泰高;欧添雁;邹辉阳;
以某火力发电厂钢结构主厂房为例,按照土耳其抗震标准对钢结构主厂房抗震设计进行探讨.着重介绍土耳其抗震标准对主厂房结构布置、地震作用计算、荷载组合、层间位移、构件及节点设计、抗震构造等方面的要求,并与中国抗震标准的相应要求进行比较,在满足中国标准和土耳其抗震标准的前提下,力求钢结构主厂房既安全又经济,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0 ] - 倪桂红;吴碧野;陈爱新;
某电厂煤场长度301.5m,两连跨,单跨跨度73.7m,总跨度147.4m.结构0.2m标高以上全部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经过比较分析,工程采用张弦桁架方案.屋顶构件采用张弦桁架,格构柱采用变截面形式,下窄上宽,屋顶构件与格构柱刚性连接,格构柱柱脚采用铰接连接形式.
2012年S1期 v.4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2 ] - 高标;杜小庆;朱庆东;葛小丰;朱俊;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三角形立体管桁架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考虑几何、材料非线性,分析了初始缺陷、节点形式、悬挑长度等因素对三角形立体管桁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同时对三角形立体管桁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表明:对跨度较大的管桁架应考虑初始缺陷的影响;刚接节点能够提高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建议适当增加节点的刚度;悬挑长度与跨度比值不宜大于0.5.有关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6 ] - 周玉;林立孚;彭雪平;
目前CPR1000常规岛汽机房主体框架普遍采用混凝土结构,屋面采用钢屋架系统,钢屋架端部与下部混凝土柱头连接节点设计时采用铰接.由于常规岛厂房汽机间跨度达44m,屋架在荷载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竖向挠曲而造成屋架支座处产生转动.若节点实际构造达不到理想铰接状态,将在支座处产生附加应力,对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某一大跨度屋架端部铰接节点采用不同螺栓布置方式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螺栓布置方式对铰接节点性能影响,并给出了有益的工程建议,供同类工程参考.
2012年S1期 v.45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刘艳;孔德超;刘志伟;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大跨度栈桥进行多点非一致激励反应分析,与传统的一致激励分析方法比较,验证了多点非一致激励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012年S1期 v.45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8 ] - 王辉熠;吉春明;
相比较于钢屋架、钢网架,钢混框排架结构的实腹钢梁屋盖结构相关的计算和构造规定较少.以某燃机电厂汽机房屋盖为例,从主厂房实腹钢梁的截面选择以及与A、B排支座和抗风柱节点的连接构造,实腹钢梁屋盖结构的支撑体系及考虑其实际刚度时与主厂房框架整体计算等方面,对该类型的汽机房屋盖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和简要设计总结,提出了一些观点,以供探讨及相关工程参考.
2012年S1期 v.4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郭莉;陶林惠;宋扬;
很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厂的主厂房布置主要是以常规的"三列式"为主,即采用汽机间、除氧间、煤仓间顺序布置的方式.该布置汽机间A列柱与除氧间和煤仓间双列框架共同组成抗侧力体系,具有较好的横向刚度.而越南某火力发电厂按照工艺布置,除氧间和煤仓间合二为一,横向仅有单列框架,承受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的能力较弱.以该电厂主厂房为例,对汽机房、除氧煤仓间"两列式"顺列布置的钢结构主厂房进行计算,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可为该类型的主厂房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 孔德超;刘艳;刘志伟;
火力发电厂中,输煤栈桥通常采用斜桁架结构型式,其通用结构分析采用平面桁架理论,软件以PK系列软件为代表.随着空间结构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钢桁架结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整体分析软件,如SAP2000、Staadpro等.以实际工程为例,分别采用上述3种软件建模,对比栈桥典型桁架的节点位移和内力值,以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2012年S1期 v.45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徐少鹏;王沙燚;
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大跨度双层钢桁架在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运煤栈桥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桁架的空间受力分析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双层钢桁架可以很好地提高桁架的竖向刚度,在大型火电厂里有大跨度需要的栈桥中的应用效果很好.
2012年S1期 v.4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6 ] - 孙仁锋;倪桂红;
简要阐述了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栈桥采用空间管桁架结构形式的内力分析,采用STAAD计算程序整体建模进行计算.通过在设计中分析荷载布置、合理确定荷载取值,优选结构方案,深入分析计算结果进而优化结构布置.通过空间管桁架这种简单的节点形式,简洁流畅的结构外形,从而改变了传统栈桥的笨重形象.
2012年S1期 v.45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2 ] - 麻宏波;任忠运;
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对某电厂大跨预应力钢栈桥的锚固节点进行分析,由于预拉力是由锚圈与端板的接触面来传递的,合理设置端板及其加劲肋是保证节点强度和稳定的关键.通过对不同加劲肋形式的比较,并对节点处进行细部单元划分,较精确地计算出结构在实际张拉力作用下节点处的应力分布及扩散,从而得出较合理的节点形式.
2012年S1期 v.45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李辉;彭旭军;
当支柱式母线梁采用钢结构方案时,大多采用H形断面,由于单个工形断面抗扭承载能力较低,扭转变形过大.结合工程事故处理的实例,通过采用梁侧加缀板的方式来提高梁的抗扭刚度,借助有限元分析方法,证明此种方案简单可行、经济,经实际工程运用,效果良好.
2012年S1期 v.4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余继军;付晨波;付航;
Z型檩条截面方便搭接形成连续檩条,因而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因此屋面通常是采用Z型搭接檩条.但Z型截面主轴与屋面存在较大的倾角,使得檩条在弱轴方向受力较大,弱轴方向受力主要是通过拉条来分担,因此拉条的设计尤其关键.通过分析Z型檩条的受力特点,提出了拉条的合理的布置方式,可供工程结构设计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马军亮;张岭如;剧孟飞;李兴利;
格尔木当地风沙大、高原降效等环境因素是制约换流站阀厅施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严重影响阀厅内微正压环境的保证.本方案主要针对高原、大风沙等环境,研讨高原阀厅主体钢结构、围护结构(压型钢板)安装、空调系统和屏蔽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通过施工工艺改进和过程控制,实现了高原地区换流站阀厅的微正压环境、防电磁干扰环境,确保了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直流输电项目格尔木换流站的正常运行.
2012年S1期 v.4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6 ]
- 严乐;周建军;
首先讨论了国内外规范对动力机器基础底板厚度取值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内已投产工程汽机基础底板厚度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得到了厚度取值的经验范围.随后通过数模分析,研究了各种地基刚度、底板厚度对底板沉降影响.最后,对今后汽轮发电机基础底板厚度的取值提出了建议.
2012年S1期 v.45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3 ] - 王振中;
对哈尔滨电气集团生产的新型三缸四排汽66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基础进行动力性能优化研究.采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进行方案优化.采用1∶10模型振动试验预测基础的实际振动特性,确保汽轮发电机基础的设计合理、可靠.进行3个阶段汽轮发电机基础现场振动实测,包括安装后基础的模态分析,机组启动过程中以及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基础的振动参数.工程实施采用优化方案减小框架柱截面,将中压缸横向落地剪力墙改为落地中柱加2道横梁,中间层平台采用隔振设计,不仅减少了混凝土用量,而且方便安装,节省工期.机组目前已经稳定运行超过1a,动力特性优良.研究成果可为该型基础的设计定型提供依据.
2012年S1期 v.45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6 ] - 何喜洋;张略秋;
旨在以筏板基础及周边环境的几何特性、混凝土的物理特性、浇筑速度、施工工艺等为影响参数,建立"施工阶段筏板基础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模型",通过解析方法求解筏板基础在施工阶段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为筏板基础(例如常规岛半地下室筏板、汽轮发电机基础筏板等)的配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定量的指导性建议.
2012年S1期 v.4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9 ] - 吉春明;朱庆东;葛新锋;郝俊涛;
风力发电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绿色能源利用技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其商业化优势明显,在我国沿海以及西部地区取得了迅猛发展.风力发电塔架基础与一般建(构)筑物相比,有其独特的受力特点和设计难点.针对风电基础设计的发展历史,以及典型破环事故特点,根据力学特点对常用的几种基础形式进行比较,并提出优化思路,为风电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黄小玲;葛新锋;葛小丰;徐昆;
对于塔式炉的空心筏板,鉴于基础荷载、上部结构刚度与普通高层建筑的差异,常规计算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基础设计要求,由此建立基于ANSYS软件的三维分析模型,对基础各工况下内力、变形进行分析,总结基础各构件的受力特点,为该型基础的设计提供依据.
2012年S1期 v.4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6 ] - 高作平;周建波;秦文科;陈幼康;
常规重力式风轮机基础尺寸一般较大,且要求基础埋入地下一定深度,对于岩石地基,基础施工难度高,工程量巨大.相比于重力式风轮机基础,在满足承载力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岩石锚杆基础能节省钢筋10%以上,节省混凝土40%以上,降低挖方量40%以上,以49.5MW风电场1 500W单台岩石锚杆风轮机基础为例,单台基础的总造价比重力式扩展基础可节省投资14万元,节省比率为26%.综合来看,岩石锚杆风轮机基础是一种技术优越、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型基础形式,建议大力推广应用该项技术.
2012年S1期 v.45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9 ] - 董涛;冯瑛;
国内外汽轮发电机基础设计规范有着很大差别,特别是在进行强迫振动分析过程中,不同规范的振动限定指标和限值不同,为此着重对强迫振动的不同振动限定指标之间的转换进行推导,并对不同规范关于振动限值的要求进行对比,以便工程设计人员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能够熟练地使用不同规范,做出合理的设计.
2012年S1期 v.45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3 ] - 侯理哲;孟丽君;
对采用强夯方法处理的地基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详细介绍了相关设计参数的选择,指出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处理的技术措施,可供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2 ] - 杨连存;郑栓强;
介绍了传统框架式汽机基础中间层平台和隔振中间层平台的结构形式和特点.隔振式中间层平台在改善汽机基础动力特性、施工组织和安装检修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汽轮发电机基础中间层平台,并指出了在隔振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012年S1期 v.45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0 ] - 田华;
当排烟冷却塔采用烟道高位进塔方案时,为了满足烟道运输要求,需要不均匀布置人字柱,破坏了环基的对称性,造成其受力状态改变.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冷却塔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时环形基础的内力分布规律不变,但其极值与风荷载的方向有关,存在使环基内力最大的风向角;在该风荷载作用下,环基内力的最大值出现在最大跨附近,需要加强此处配筋.
2012年S1期 v.45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阎寒;邓德全;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采用扩底锚杆基础形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发挥岩体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通过单根扩底锚杆和多根扩底锚杆同时受上拔拉力两种状态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和破坏形态,给出了扩底锚杆承载力值的一般公式,可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3 ] - 杨连存;郑栓强;
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相对于其工程应用发展速度来说,该方法在施工质量控制和处理效果研究等方面相对滞后,在施工和检测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某工程原体试验、工程施工及质量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其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具有普遍性,故作浅析,供同行们借鉴.
2012年S1期 v.45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程鹏;邓德全;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受较大的风荷载影响,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较大,当基础位于岩石地基上时,如按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基岩的高承载力无法充分利用.而通过在基础底面设置锚杆,使基础与基岩连成整体,可较好地承担上部传来的弯矩,有效减小基础尺寸和埋深,节省投资,针对岩石地基的地质条件提出了基础的设计思路,以期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6 ] - 刘学新;
混凝土管桩对于处理风电机基础,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通过具体工程的地勘资料,对目前常采用的三种桩基础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说明采用混凝土管桩的优越性.并对现行FD 003-2007《风电机组地基基础设计规定》在风机基础沉降计算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012年S1期 v.45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5 ] - 王素芳;
某灰场管理站位于一山谷的斜坡上,在对山体进行开挖时,由于基岩完整性较差,开挖时形成了高差约6.0~25.0m的边坡,且开挖后的边坡均陡于设计边坡,并且岩层破碎,有崩落现象和危岩体,部分土质边坡段坡脚较陡,稳定性差,存在安全隐患,边坡需要进行支护.为保证灰场管理站管理人员和灰场运行设备的安全,边坡采取了喷锚支护方案,并对喷锚支护中锚杆及其间距、护面和坡面清理、定位、成孔、安装锚杆、注浆等提出了详细的施工要求.边坡经喷锚支护后,破碎的岩层、危岩体和不稳定的边坡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2年S1期 v.45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黄文莉;苏阳;
结合场地特点利用地下连续墙作为翻车机室的四周边墙和基坑的支护系统,利用先施工的梁板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的支撑系统.以地面为起点,上下同时施工.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电厂深基坑建构筑物开挖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2年S1期 v.45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6 ] - 高艳萍;孙伟;
分析某灰坝出现的险情,对各种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选择最优处理方式应用于该灰坝,灰坝消险加固后已运行近3年,一切正常,为其他水灰场的安全运行及除险加固提供了借鉴.
2012年S1期 v.45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高艳萍;陈佑才;
燃煤电厂贮灰场防渗通常采用的是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工程投资高,当灰场库区植被良好时还会破坏原生植被.根据某工程灰场地层的性质、结构,采用水利部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污染物在低渗透性土体中迁移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SCX2002-12)"的成果,通过渗流计算分析和污染物迁移分析,取消了防渗复合土工膜,优化了防渗设计方案,对其他灰场防渗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2012年S1期 v.45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7 ] - 杜蓉;张建友;隋丽丽;于月强;
针对某发电工程1 500m2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地基特点,通过对多本规范的分析,确定了冷却塔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计算采用的方法;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当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承载力及基础沉降变形均满足设计要求.
2012年S1期 v.45 1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王艳辉;
随着绿色发电(例如风力发电)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湿陷性地基对输电线路地基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如何处理输电线路湿陷性黄土基础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2012年S1期 v.45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6 ] - 张志强;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黄土.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具有巨大的影响,采用适合的处理方法处理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内蒙能源赤峰翁牛特旗五分地49.5MW风电场工程,阐述了强夯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处理陷性黄土地基的过程和结果,对于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2年S1期 v.45 186-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9 ] - 刘学新;
风机基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风荷载作用下,风机叶片可以360°地转向.基于这一特点,一般在风机基础设计时都将基础设计成以下4种形式:圆形、六边形、八边形、正方形.通过对这4种形式基础进行计算、分析,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揭示4种基础的区别,为风机基础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012年S1期 v.45 189-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43 ]
- 李辉;李龙华;彭旭军;
冷却塔模态分析、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分析及成型冷却塔的稳定性分析,国内外研究比较多,而施工过程中冷却塔的整体稳定性分析尚没相关资料.利用欧洲规范关于混凝土性能和龄期的成果,借助有限元软件STAAD,对某冷却塔施工过程整体稳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施工高度增加,整体稳定性降低.将有限元计算的稳定系数和规范值比较,说明差异原因,表明结果是可用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91-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0 ] - 李杰;周玉;
美国规范作为国际主流标准的代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涉外工程中.吸收塔是烟气脱硫工程中的核心设备,结构及荷载形式复杂,烟气进出口尺寸大,且筒壁开孔较多,破坏了筒壁的连续性,对吸收塔受力极为不利,常规简化设计计算方法不能给出其应力和变形分布.通过结合工程实践,采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建立包含孔洞的精细有限元计算模型,用弹簧单元来模拟桩,实现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输入基于美国规范ASCE 7-05的风荷载及规范UBC97中的地震作用反应谱,并根据规范ACI350.3考虑塔内液体影响下的地震作用,建立施工状态、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等不同设计情况下的荷载组合,计算得到各种工况组合下的结构内力和变形,作为结构设计时安全校核和裂缝验算的依据,保证结构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0 ] - 刘立威;汤东升;
利用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局部爆炸荷载作用、30根柱失效、60根柱失效、导弹打击等工况下的数值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内,小当量的炸药爆炸并不会使冷却塔的支柱发生破坏,当炸药TNT当量达到2 000kg时,会使10根柱失效但不会引起冷却塔的倒塌;当30、60根柱分别失效时会引起冷却塔的倒塌,但冷却塔相应的倒塌模式并不相同;假如塔体遭受TNT当量小于100kg导弹的打击时,冷却塔会发生局部破坏但不会发生整体倒塌.
2012年S1期 v.45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0 ] - 陈刚;李飞舟;
我国的《烟囱设计规范》中对于烟囱截面配筋验算只规定了单孔洞和两孔洞的计算方法,而对于同一截面上有3个及以上孔洞的情况,尚没有明确的配筋设计公式.针对这种情况,对多开孔烟囱的应力应变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发现在一定的开孔条件下,多开孔烟囱截面仍然满足混凝土平截面假定的理论,并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提出了一套可对多开孔烟囱截面的承载力极限和正常使用极限进行配筋验算的计算方法.
2012年S1期 v.45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0 ] - 李飒岩;张兴军;酒大雷;
选取了3组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地震波作为地震输入,考虑了双向地震输入的影响,针对某钢筋混凝土多管式烟囱具体工程,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多管式烟囱外筒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总结了地震作用下顶点位移在X-Y平面内的轨迹及钢筋混凝土外筒损伤位置和形态等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2年S1期 v.45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0 ] - 秦文科;陈明祥;周剑波;
结合某工程实例,考虑地基土的影响,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双曲线型冷却塔进行了结构分析,重点探讨了自重、温度和风荷载作用下,冷却塔塔筒的位移、应力和内力分布规律,结合规范对筒壁局部稳定进行验算,并采用特征值屈曲分析法对塔筒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该分析结果为双曲线型冷却塔的结构设计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12年S1期 v.45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7 ] - 陈刚;龚节福;
以重庆某3×220MW发电机组工程烟囱结构(三管玻璃钢内筒+钢筋混凝土外筒形式)为例,内筒采用分段支承,其承重平台由3根主钢梁承担,主梁一端支承在钢筋混凝土外筒壁上,另一端在内筒处形成一个三角形铰接支座,制晃装置悬挂于各层承重平台下.通过该结构布置方案,达到减小外筒出口直径、节约平台钢梁用量、方便平台施工吊装的目的.由此工程实例推广介绍此类套筒式烟囱外筒设计要点,内筒各层制晃装置、承重平台和内筒结构的合理布置形式,施工吊装考虑以及玻璃钢内筒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而促进玻璃钢材料在烟囱及其他工业建筑中的应用和推广.
2012年S1期 v.45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7 ] - 张凌伟;杨小兵;王勇强;
通过建立全悬挂钢排烟筒烟囱的实体单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悬挂点、止晃点位置及刚度对全悬挂钢排烟筒烟囱结构的受力影响,提出悬挂点、止晃点位置及刚度优化布置的原则.
2012年S1期 v.45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2 ] - 刘树国;
由于施工放样原因,双曲线冷却塔风筒发生移位变形,筒壁出现初始几何缺陷,偏差超出规范允许值,造成冷却塔应力状态改变.通过利用冷却塔专用计算软件对冷却塔结构进行静力计算,根据计算的内力对强度进行验算,分析初始几何缺陷对冷却塔应力状态的影响,评价冷却塔结构安全性及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冷却塔后期维护提出建议.
2012年S1期 v.45 220-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7 ] - 刘付浩;张凌伟;
悬挂式钢内筒烟囱较自立式内筒受力合理、节省造价.内筒悬吊的形式可分为分段悬吊和整体悬吊.分段悬吊接头多、渗漏点多、防渗难度大且成本高;整体悬吊接头少、防渗漏设计简单且成本低.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研究全悬挂式双钢内筒烟囱的受力特点,重点解决了内筒支撑牛腿的构造设计等具体构造措施.
2012年S1期 v.45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9 ] - 杨薇;蔡洪良;
目前较多采用的套筒式或多管式钢内筒烟囱的制晃装置通常为刚性支承形式.我国现行《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02)对制晃装置的计算采用了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较为保守的公式,未较准确地考虑支承点作用方向不同及偏心对支撑环受力产生的影响.根据刚性制晃装置的受力特性,制晃装置的计算方法采用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两点及4点受力模式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可行的计算方法,并已被正在修编的《烟囱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GB50051-201X)所采纳.
2012年S1期 v.45 229-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4 ] - 蔡洪良;陈飞;
近几年,火电厂湿法脱硫烟囱相继投运,由于排烟温度的降低,烟囱腐蚀的问题比较突出.华东电力设计院对其设计的湿法脱硫运行后烟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普查调研工作,总结了烟囱设计成功的经验,并分析了烟囱出现腐蚀的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湿法脱硫烟囱根据不同运行工况做了进一步的区分,并提出了对应运行工况下的设计建议.
2012年S1期 v.45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4 ] - 邢克勇;
目前单筒式烟囱用于排放湿法脱硫不上GGH烟气工况很普遍,烟囱的改造仅对内衬表面进行防腐防护,实际并未起到防腐防护效果,致使钢筋混凝土承重外筒出现了很普遍且很严重的渗液和腐蚀现象,影响到了烟囱的使用安全.分析了出现腐蚀的原因,对单筒式烟囱防腐使用工况及如何改造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2年S1期 v.45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张凌伟;杨小兵;王勇强;
通过建立全悬挂式钢内筒烟囱的整体梁柱单元模型和单独梁柱单元模型,经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研究得出内、外筒相互作用对外筒和内筒的影响,提出内、外筒相互作用影响下的钢内筒内力计算方法.
2012年S1期 v.45 24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8 ] - 翟建强;薛飞;葛忻声;
某电厂工程中布置有内径110m、高度20m的圆形煤场.通过对国内现有或在建圆形煤场结构形式剖析后,采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计算分析方案对煤场结构形式、壁厚进行优化设计;其他工程中对煤场堆煤区域均进行地基处理,本工程中考虑到煤场面积大,地基处理的费用较高,经过计算分析后采用未对堆煤区域进行地基处理的方式以达到满足使用要求、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
2012年S1期 v.45 247-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7 ] - 马涛;李潇潇;陈健;靳小虎;
目前随着电厂脱硫改造的完成,国内很多烟囱出现防腐失效问题.为了消除烟囱腐蚀带来的风险,需要对烟囱进行防腐改造.为确保在烟囱防腐改造期间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就需要设置临时烟囱.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临时烟囱的方案设计,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251-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 黄刚;陈朝;张永飞;李瀛涛;
冷却塔塔型的优化包含工艺的塔型确定和结构的塔型优化两个部分.工艺部分选型的目的在于对循环水进行冷却,结构部分选型主要是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塔型关键参数,在保证这些关键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壳体曲线其余若干关键参数的确定,来唯一确定冷却塔的曲线形状,进一步在此曲线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计算确定曲线上每一点处的壁厚,从而确定冷却塔结构的最终塔型.
2012年S1期 v.45 254-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1 ] - 陈学玉;于佩;
悬挂式钢内筒烟囱与自立式钢内筒烟囱相比,具有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性好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电厂烟囱设计中.结合有关烟囱工程,在湿法脱硫不上GGH的工艺前提下,具体研究了分段悬挂式钢内筒悬挂构造措施,重点分析各悬挂膨胀节的设计特点、优缺点及构造处理等相关内容,供烟囱设计参考.
2012年S1期 v.45 257-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9 ] - 黄刚;陈朝;黄灵武;杨涛;
在湿式环境下,火力发电厂冷却塔对结构的耐久性要求较高.在循环水强腐蚀环境下,需要对冷却塔混凝土结构进行防腐处理.结合工程实际,通过对水质及冷却塔运行特点分析,综合采用混凝土结构本体防腐与涂料防腐相结合的防腐方式,技术上具有可靠性.
2012年S1期 v.45 260-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8 ] - 王素芳;
某电厂应用钢结构镶面板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既解决了自然通风冷却塔在高温湿热环境中应用的防腐问题,又由于塔体及其淋水构件均可采用异地加工,施工周期比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却塔缩短约5个月,节约投资约120万元,施工场地清洁无粉尘和噪声污染,具有明显的优点.本文对该类型冷却塔特点做简要介绍,供工程设计参考.
2012年S1期 v.45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8 ] - 刘麾;
输煤筒仓是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常见的储煤形式,其具有占地少、机械化程度高、运行维护费用低、环保等优点.本文以沈阳金山热电2×200MW"以大代小"供热工程储煤筒仓为例.分别从结构设计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及分析,为今后输煤筒仓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2年S1期 v.45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解宝安;王福宝;
针对3个火电厂在役"单筒式"烟囱湿法脱硫防渗防腐改造工程的具体案例,剖析了"单筒式"烟囱钢筋混凝土筒壁出现的渗漏腐蚀状况、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在原有烟囱钢筋混凝土筒壁渗漏腐蚀状况下修复、加固和改造的可行性,探讨了"单筒式"烟囱混凝土筒壁经济合理和便利适用的修复、加固和改造方案,确保"单筒式"烟囱能够继续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使用.
2012年S1期 v.45 269-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5 ]
- 熊成君;刘敏义;
以方家山核电站工程防甩击装置为例,分析了在多工况互斥荷载的情况下爆管荷载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在特别多工况荷载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配筋的一般思路.
2012年S1期 v.45 276-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4 ] - 付志斌;金联社;
火电厂主厂房结构设计中,由于工艺需要,有时必须采用类似单跨框架的结构,结构侧向刚度大为减弱.从结构受力、抗震性能考虑,提出结构布置的方案.论述此类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对后续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2012年S1期 v.45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熊雄;尹春明;张略秋;
核电站中关键设备的抗震计算采用反应谱方法.在核电站厂房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提给厂家设备楼层反应谱,供设备的抗震验算用.在国内使用的结构分析设计软件中,SAP2000具有楼层反应谱的计算功能,但缺乏完善的后处理功能.根据现行核电国际及国内规范,提出了基于SAP2000的楼层反应谱后处理思路及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楼层反应谱后处理变得简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2年S1期 v.45 284-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6 ] - 金联社;尹全林;
地震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合理选择场地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计来减轻地震灾害,一直是结构设计人员的奋斗目标.通过地震动参数选取分析,为抗震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2012年S1期 v.45 287-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吴迎强;王勇奉;
介绍了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反应谱参数(αmax和Tg)的取值原则和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设计中两者参数不一致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2012年S1期 v.45 291-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师小虎;吕少锋;谢艳丽;李红星;尹学军;高星亮;
某电厂采用垂直提煤新技术并安装了垂直提煤机,运行后发现,当提煤机工作时,会激励起集控室楼板的振动,引起工作人员的不舒适感.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决定采用质量调谐阻尼器(TMD)技术控制楼板的振动,安装TMD后的测试标明,楼板的振动得到明显的降低.
2012年S1期 v.45 294-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4 ] - 尹学军;王伟强;谷朝红;沙曾炘;
在2012年4月的核工业展览会上,国内各核公司介绍,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为0.3g.这要明确是指地面设防的地震烈度,还是设备运转层处的响应加速度?水平振动随着标高的增加而放大.将汽轮机运转层的响应加速度除以地面测量到的地震加速度,称为放大倍率.对固定基础,即使是岩石基础I类场地,从地面到20m标高的框架式结构,放大倍率约为3.0左右,汽轮机厂房以及核岛的标高达到40m左右,放大倍率可能还要翻番.核岛高层布置的设备如管道阀门等连接点处的响应加速度可能达到2.0g以上.基础设计者必须与设备设计者一起讨论基础设计对设备抗地震能力的保护.如果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为0.3g,则地面的设防烈度仅为0.1g甚至0.05g以下;如果地面的设防烈度为0.3g,则核电站设备的抗地震烈度必须提高到1.0g甚至2.0g以上.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对核电站抗地震的再思考.
2012年S1期 v.45 298-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35 ] - 金联社;刘海波;
输煤廊道是电厂重要的水平运煤通道,为防止结构裂缝和应力集中现象,传统的设计理念是将廊道按一定的长度断开,再通过止水带将变形缝连接;但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止水带断裂而造成严重漏水现象.通过地下廊道的无缝设计分析,提出结构的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构造措施,以期望能有效地解决地下廊道的漏水问题,为以后的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2012年S1期 v.45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8 ] - 刘大榕;徐昆;郝俊涛;
结合句容电厂工业废水处理槽施工图实例,就平法绘图方法在水池施工图的标准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编制了一些水池节点构造标准设计,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2012年S1期 v.45 30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付志斌;董涛;
抗震设计是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抗震设计包括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和构件内力调整以及结构和构件的各种细部要求.正确选择抗震设防烈度并确定抗震等级对于保证设计的正确性至关重要.简要介绍了抗震规范中的几个关键概念的辨析,以及它们在具体规范条文的应用.
2012年S1期 v.45 3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李飞舟;
就火电厂建筑结构的特点,对于消能减震技术在火电厂建筑结构如主厂房、栈桥等的应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计算方法,以供设计人员参考.
2012年S1期 v.45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8 ] - 程鸿群;汪程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项目投资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大,尤其是火电项目投资建设.根据火电项目的特点,提出影响火电项目投资建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分析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划分风险层次结构.
2012年S1期 v.45 318-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5 ] - 程鸿群;汪程程;
火电项目的投资建设除了带来经济效益,还会产生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从社会发展、环境影响、节约能源效果和行业贡献效果4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因果图分析法相结合的层次因果分析法,对一般火电项目进行社会评价.
2012年S1期 v.45 32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9 ] - 卢红前;束加庆;冉述远;
针对施工期间的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塔筒结构,采用"结构可靠度的时段分析方法",以"结构在施工期内的可靠度=设计基准期内的可靠度"为前提,引入"筒壁抗力完全相关假定"和"风荷载作用对象转换假定",求出塔筒施工期风荷载的标准值.该成果可为冷却塔(特别是超大型冷却塔)塔筒结构的施工期验算提供依据,对现行规范作出相应的补充.
2012年S1期 v.45 326-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9 ] - 董占发;赵超超;
某核电厂安全壳部分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在孔道灌浆施工时出现异常,导致钢衬里壁板局部起鼓变形,内表面混凝土局部拉裂,因已张拉的预应力不能卸载重新张拉,修复区域的应力状态与原设计相比将有所变化.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安全壳的分离式模型,采用两阶段内力分析的方法,对修复区域的混凝土应力状态进行校核,同时对使用阶段控制工况下的结构N-Mu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修复方案的可行性,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2012年S1期 v.45 33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6 ] - 沈涛;刘欣良;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关于管架设计的篇幅较少,尤其是管道水平荷载取值、管架选型等无具体要求,现结合设计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与《化工、石油化工管架、管墩设计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2012年S1期 v.45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3 ] - 李冀武;韦慧;王振中;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露天煤场发生的扬尘不仅会造成原料的损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挡风抑尘墙的综合抑尘效果可达65%~85%,可以较好地改善火电厂露天煤场的粉尘污染问题,在大型发电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12年S1期 v.45 339-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管娜;
通过对美国标准《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SEI 7-05)和中国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关于荷载组合的对比与分析,理清中美荷载组合的异同,便于设计人员对美国规范荷载组合的理解和运用.
2012年S1期 v.45 3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8 ] - 李旭;程鹏;
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挡土墙在超过规范限制高度以及超出"国标图集"所能选用范围时的处理方案,并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以及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012年S1期 v.45 347-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李平平;
由于风电场升压站中电气设备的布置方式多要求场区建筑物应有足够大的跨度,而井字梁楼盖这种由大跨度厚楼板衍生的结构形式正好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因此井字梁楼盖在风电场升压站结构设计中应得到广泛推广.本文主要目的是,谈论升压站中主要建筑物在既满足功能要求又遵循建筑选型的原则下,井字梁楼盖在风电场中的应用.
2012年S1期 v.45 350-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徐金;
近年来,国内相继发生了多起由建筑外保温材料引起的火灾事故,建筑易燃可燃的外保温材料已成为一类新的火灾隐患.本文对适用于升压站内建筑物的燃烧性能为A级的外保温材料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各保温系统的适用范围、性价比和优缺点.为目前升压站内建筑物的外保温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2012年S1期 v.45 353-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