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栋;李典庆;金浩飞;一山;
滤纸法是测量吸力的一种简单又经济的方法,国外已经有了大量关于Whatman No.42和Schleicher&Schuell No.589滤纸的研究,而国内关于国产"双圈"牌滤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详细介绍了滤纸法测定吸力的基本原理,归纳了已有文献中关于3种国产"双圈"牌滤纸测定吸力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分析,提出了便于实际应用的新的吸力率定方程.结果表明:双线性方程能够较好拟合国产"双圈"牌滤纸的吸力率定曲线,同一种型号滤纸的基质吸力和总吸力率定曲线可以采用同一方程,新提出的吸力率定曲线涵盖更大范围的吸力;No.201型与No.203型滤纸吸力率定试验数据较多且结果比较一致,得到的吸力率定曲线可靠度较高,No.202型滤纸建议进一步试验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吸力率定曲线.
2016年01期 v.49;No.238 1-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魏文礼;蔡亚希;刘玉玲;
在同时考虑进水与池内水的污泥质量浓度差异及不同季节进水与池内水的温度差异的条件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广泛应用的辐流式二沉池内的异重流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冬夏季温差导致的异重流对池内流场、速度场及浓度场的影响,为提高沉淀池污水处理效率提供理论支持.选取Mixture模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设初始时刻池内充满水,进水为含一定质量浓度污泥的污水(污泥密度为1 051kg/m3,污水密度为1 000.35kg/m3),并通过设置池内水与进水的不同温差,对沉淀池内冬季与夏季不同时刻各工况下异重流的演变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温度不同导致水流密度变化,使得夏季低温水进入池内产生下异重流,而冬季高温水进入时产生上异重流;冬夏季由温差导致的异重流的存在,均使沉淀池内产生较大的回流区,夏季沉淀池内形成较大的逆时针旋流,而冬季则在池中部形成逆时针旋流,池后部形成较大的顺时针旋流,异重流导致的旋流作用对沉淀池内水流流态及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2016年01期 v.49;No.238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窦明;靳梦;牛晓太;任巨;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日益加剧,城市河湖水系形态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城市化对水系连通形态格局的影响程度,从水系的结构形态和连通形态两个层面构建了一套描述水系形态演变特征的指标体系;在运用ENVI软件对遥感影像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生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7个代表年份的水系形态网格图;基于处理后的图件,提取代表年的水系形态指标参数值,最后以郑州市作为典型区进行实例应用.结论表明:1990-2007年间,城市化对郑州市水系连通形态格局的影响较为显著,水系结构单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07年以后城市化对水系连通格局的影响效果减弱,水系连通性能有所提高.
2016年01期 v.49;No.238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程井;张枝阳;李同春;
利用无单元伽辽金法的高精度优势,探讨研究其在大体积混凝土智能通水及精准温控中的应用.首先将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问题近似为轴对称热传导问题,使用二维背景网格来离散对称截面,提出了基于无单元伽辽金法的基本理论及数值计算过程;当不考虑沿程水温变化时,问题进一步简化为轴对称平面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对于典型二期通水冷却问题,建立了不同密度的背景网格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无单元伽辽金法在求解这种问题时具有良好收敛性,且采用相同节点时计算精度明显高于有限元法.进一步的工程应用则还需开展三维问题沿程水温模拟及无单元伽辽金法与有限元法的耦合等研究.
2016年01期 v.49;No.238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范杨臻;杨国录;夏倩;骆文广;祁明;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模拟地表径流、研究流域水循环的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高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全球植被覆盖数据、土壤结构资料等构建气象数据驱动下的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根据1980-1982年淮河流域水文站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采用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和Nash效率系数作为衡量指标来验证模型的模拟精度,并对比淮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实测逐日径流量与模拟值,分析该模型对洪水流量的模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较好地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可用于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过程模拟和流域水文响应研究.
2016年01期 v.49;No.23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冯蕊;何蕴龙;
在高地震烈度区和深厚覆盖层等特殊环境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建造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坝型遭遇强震的记录.由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凝土廊道和混凝土防渗墙组成的防渗系统往往是工程成败的关键环节.位于大渡河上的某工程最大坝高85.5m,防渗墙深111.0m,如此深的防渗墙在工程中并不多见.为了研究强震区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防渗系统的抗震安全性,以此工程为背景,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子模型技术对防渗系统进行精确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关于防渗系统的加速度、动位移和动应力反应分布规律,认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防渗系统在地震过程中是安全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016年01期 v.49;No.238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雷文娟;唐翔宇;
土壤水分运动是水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熵概念将土壤水分运动的物理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统一起来,并逐渐被应用于研究土壤水分的运动.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土壤水分运动熵演变的影响没有被充分考虑,简单地将熵演变看做单调增加过程.研究探讨了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和再分布过程在不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影响下的信息熵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分运动方式下,信息熵演变过程所呈现的特征曲线类型差异显著,初始含水率均匀、下边界无界的入渗过程和再分布过程,其熵演变分别以线性和对数形式单调增加.2)受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影响,信息熵演变特征曲线的一致性和特征曲线类型都将发生改变,熵减小过程也会发生,进而导致系统的熵演变过程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运用熵理论研究土壤水分运动需要充分考虑水分运动方式、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系统熵演变的综合影响.这样既能体现熵理论从统计学机理角度阐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克服物理模型因测定水力学参数而大量耗时的不足,又能保证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2016年01期 v.49;No.238 39-4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余双;崔远来;王力;赵树君;许亚群;时红;
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对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稻田土壤肥力、不同土层土壤溶液氮素浓度以及氨挥发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能够适当增加水稻产量,有利于土壤对总氮、有机质的保持,减轻耕层土壤磷素淋溶损失.在拔节孕穗期以前间歇灌溉的田面水总氮浓度高于淹灌,氨挥发速率也高,穗肥施用后间歇灌溉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在随水分向根系的运动过程中更多地被土壤胶体所吸附,使耕层土壤水总氮浓度高于淹灌、田面水总氮浓度低于淹灌、氨挥发速率低于淹灌.
2016年01期 v.49;No.238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王志杰;何晟亚;王国栋;王宁;何明磊;
为简化马蹄形隧道衬砌水压力及渗透量的计算方法,基于轴对称解析解与等效周长法,求得不同衬砌渗透系数、注浆半径和衬砌厚度的衬砌水压力与渗透量,并与FLAC3D数值模拟同等条件下相应工况的衬砌水压力与渗透量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轴对称解析解简化马蹄形断面计算隧道衬砌水压力及渗透量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误差为7.7%,可以将其应用于工程中;3种工况下,最不利位置均位于拱腰;衬砌渗透系数减小与衬砌厚度增大,衬砌安全系数均在增大,而注浆半径的增大对衬砌安全系数无明显影响;衬砌渗透系数减小,衬砌水压力增大,渗透量减小,注浆半径增大与衬砌厚度增大,衬砌水压力与渗透量均减小.
2016年01期 v.49;No.238 54-5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方正;刘非;肖雪莲;唐智;
以武汉虎泉地铁站为例,采用国内适用性较好的芝加哥雨型合成降雨过程线,利用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ICM)建立地铁站及其周边区域的降雨径流模型.模拟分析了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地铁站各出站口处的水深、该研究区排水系统出水管的负荷以及该地块的地表径流情况,并且重点分析了B、C出站口周边管段的负荷和满流时间.用美国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ICM模型的模拟结果做了对比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地铁站可以承受的最大暴雨重现期是40a一遇降雨,即在降雨强度达到或者超过60.7mm/h时,地铁站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另外通过分析B、C出口周边的管道,编号为7、8、9、10、11的管道将是后期管网改造的重点.模拟结果为地铁站周边排水系统设计改造提供参考,也能为地铁站安全运营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2016年01期 v.49;No.238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2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易武;王鸣;
组合预测模型已经成为滑坡变形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建立相关性优先的滑坡位移组合预测模型,同时顾及预测精度,以三峡库区店子湾滑坡为例,对GPS监测累积水平位移进行预测,同时构建平方和误差(SSE)、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百分比误差(MSPE)等5个评价指标进行全方位评价,由计算结果可知,该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仅为5.5%,相关系数达到0.7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6年01期 v.49;No.238 66-6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倪铁权;许成祥;赵斌;张继承;
为了研究碳纤维布及钢板复合加固震损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按1∶4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3榀3层两跨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的预损加载、加固后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了碳纤维布和钢板复合加固震损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探讨了不同震损程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强度退化等参数分析可知,在一定损伤程度情况下,采用碳纤维和钢板复合加固后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均有所提高.
2016年01期 v.49;No.238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炎松;史瑶;易宇;
从景观资源评价的角度,对黔东南地区巴拉河流域的5个山地聚落群进行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旨在为自然生态、原生文化、民居建筑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以实地调研与访谈资料为依据,运用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旅游学、美学等多学科作为理论研究基础,选取聚落外部景观、聚落内部景观、聚落人文景观和聚落旅游潜力景观元素构成因子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因子体系的权重并制定评分标准,通过"德尔菲法"获取问卷数据,对当地的景观资源进行了综合量化评价.以"朗德"上寨为例,评价结果是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较为脆弱,在旅游规划上应采取较为谨慎的策略,以保护为主展开景区项目开发.
2016年01期 v.49;No.238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旭;丁坚勇;尚超;雷庆生;王小鑫;
合理地估算停电损失对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停电持续时间与单位电量停电成本的数学模型,并综合考虑停电频率、停电量以及用户类型的影响,利用电力系统可靠性充裕度评估的相关指标,通过构造全社会总停电损失函数,提出了一种停电损失估算方法,融入了多种因素对停电损失的影响,并同时计入电网公司和电力用户的停电损失,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电力中断对全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以IEEE-RTS96为例进行了测算,表明所提方法切实可行.
2016年01期 v.49;No.23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刘景艳;王福忠;杨占山;
由于变压器故障征兆与故障类型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采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准确率低和自适应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建立了以变压器的故障特征参数为输入、以主要故障类型为输出的故障诊断模型;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RBF神经网络的基函数宽度和中心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加快了网络收敛速度,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提高了故障诊断正确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016年01期 v.49;No.238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4K] [下载次数:8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李大虎;孙建波;方华亮;侯慧;黄顺杰;
随着特高压、新能源、新负荷接入电网,电网的调峰问题进一步加剧.为此,提出了源网荷互动调峰方式,常规机组、储能电站、柔性负荷之间的交互及协调配合,实现全局优化调峰.研究了3类调峰方式的特性,分析了其调峰成本,建立了调峰的数学模型.提出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基于电网调峰的随机性动态变化特点,考虑各类调峰手段的爬坡特性,实现了源网荷调峰中的有序性、交互性及均衡性.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源网荷调峰方式的有效性,提高了特高压输送功率的平稳性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2016年01期 v.49;No.238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鲜杏;范传光;文闪闪;王有春;陈聪;刘欣;
针对孤岛微网中分布式电源出力存在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随机性的微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对微网内部随机性因素进行建模,利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获取随机性出力电源出力与负荷功率;在此基础上,以经济性为主要目标,综合协调可靠性和环保因素,考虑电力平衡等约束,建立微网容量优化配置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对某海岛地区微网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且约束条件对求解过程和最终方案的影响较大.
2016年01期 v.49;No.238 100-10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张英;余鹏程;李军卫;张晓星;
概述了光声光谱气体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光声光谱理论研制出一种六氟化硫分解组份SO2和CF4的在线监测装置.详细阐述了该在线监测装置的系统结构及其核心单元红外光声气体传感器的构成.选定了SO2和CF4组份的最优吸收峰,采用该装置对以SF6为背景气体的不同体积分数的SO2和CF4标准气体的光声信号幅值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相同试验条件下的噪声水平,得到了该装置对SO2和CF4气体的最低检测限.同时,分析了温度对该在线监测装置的影响,并对该在线监测装置提出了改进措施.该在线监测装置的研究为基于SF6气体特征分解组份的设备内绝缘故障诊断及状态评估奠定了基础.
2016年01期 v.49;No.238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淑英;孙永宾;张昆鹏;申俊杰;
为了准确模拟对接焊缝的温度场,在分析前人关于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选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计算经验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双椭球热源模型参数选取方法,运用前人的试验数据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然后对考虑和不考虑焊接过程材料添加的两种模拟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对比,发现考虑材料添加比不考虑材料添加的算法更合理,其所得熔池形态、温度场及应力场与实际情况更吻合;最后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匀速焊接和变速焊接,发现采用变速焊接方法调整起弧阶段的焊接速度,可以避免匀速焊接起弧阶段存在的未焊透焊接缺陷.
2016年01期 v.49;No.238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广文;张海丽;周云飞;肖志怀;
针对并网发电机组的辅助服务考核实施以来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考核频繁出错的情况,借助MATLAB,利用PSD-BPA暂态稳定程序内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水电机组原动机及其调节系统模型对电网频率连续两次过一次调频死区的机组出力响应进行了仿真,并依据一次调频考核方法计算了每次的理论与实际动作电量,分析发现这种电网频率扰动下会发生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考核错误的情况,进一步的仿真和试验表明水电机组前一次一次调频的复归过程会影响后一次的动作响应过程,若后一次动作前电网频率在一次调频死区内的持续时间过短,后一次的机组出力响应会因受前面复归过程的影响而严重偏离理想值,造成实际动作电量在理论值中的占比大幅下降,致使正确的一次调频响应被误判为不合格.
2016年01期 v.49;No.238 115-11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汤亮;叶方平;龚发云;郭卫林;徐显金;姚元军;
考虑液固两相间耦合作用,采用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运用RNGk-ε模型和速度-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求解粘性项的方法来模拟流化床中液固两相流动的特性,评估了曳力模型的适用性,研究了流化床的床层流动特性、液体不同物性和操作条件下对两相流动的影响.模拟仿真中发现:RNGk-ε模型比标准k-ε模型计算更为精确,运用不同的曳力系数模型会对计算结果造成重要影响,其中曳力模型Syamlal-O’Brien比Gidaspow更适用流化床中液固耦合特性的研究;惰性颗粒的速度会随着液体粘度参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惰性粒子在流化床中心处速度最大即惰性粒子在流化床中心的沉降速度最慢;液体密度参数的增大会导致惰性粒子速度增大;惰性粒子的体积分数的改变也会影响颗粒的速度分布,且不成线性关系.
2016年01期 v.49;No.238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浩;邓亚东;汪怡平;
车载温差发电器(TEG)是一种将汽车尾气中的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装置,热电材料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TEG在汽车上的应用成为可能.为了研究加装这种温差发电器对车辆燃油经济性的影响,根据热电转换基本理论建立了温差发电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然后基于ADVISOR仿真平台搭建了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顶层仿真模型.同时又以实验室物理样机为对象分别建立了多个TEG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温差发电器比功率的概念,据此对TEG配置与整车油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解释,为开发更加高效的尾气温差发电混合动力汽车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6年01期 v.49;No.238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熊轩;王选择;杨练根;翟中生;邬文俊;范宜艳;
为了克服激光沿原光路返回产生激光回馈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组合三反射镜为目标载体的三自由度测量方法,即三平面镜组合方法.它不同于平面镜或角隅棱镜作为目标镜的方法,既能使反射光线与原光线错开一定距离,保证反射光不会沿原光路返回,又能使反射光线保留目标测量对象的偏转信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测量位移范围较小,测量光束与参考光束在测量过程中错开很小,不会影响干涉条纹的产生.另一方面考虑工作台偏转角度一般很小,对干涉条纹形状的影响不会造成对干涉条纹计数的破坏.实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运动位移与偏转角度的三自由度同步测量.
2016年01期 v.49;No.238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9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严宇;邹德华;吴功平;王伟;白玉成;欧乃成;郑思;
为了提高机器人越障时的自主性和平稳性,通过对机器人单臂悬挂时整体绕线偏转模型的分析,以越障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越障臂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状态变量反馈的控制律.然后以越障臂运动平稳及能耗最小为约束构建了系统最优控制器的性能指标.最后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环境,以状态变量开环控制律为比较对象,对机器人从特定初始状态调整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最优控制器可使机器人运动更迅速,控制效果优于开环控制律.
2016年01期 v.49;No.238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欣;刘美秀;刘迪;
针对复杂背景下钻有圆孔的钢结构板图像,为实现圆孔中心的精确定位,根据近景摄影测量中二维直接线性变换的方法确定各圆孔对应的感兴趣区域,并分别对其进行二值化、形态学等处理,之后采用Canny算子检测圆孔像素级边缘,同时根据边缘轮廓所占面积作为条件,剔除错误边缘;为提高边缘点的定位精度,在像素级边缘点的基础上使用Zernike矩获取圆孔的亚像素级边缘点,最后对边缘点集用最小二乘的方法进行多次椭圆拟合,从而确定圆孔中心在图像中的精确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孔心影像坐标量测精度,点位"均方差"达到0.182mm.
2016年01期 v.49;No.238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小佳;崔太雷;杨科;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视频车辆识别成为了一个"ITS"领域的基础问题.视频图像中的车辆识别是一个典型的分类学习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集成机器学习的车辆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获取视频序列中的兴趣区域;然后对兴趣区域提取纹理特征、Hu不变矩特征和小波特征,将这些特征组合成一种新的特征向量;然后将组合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输入进行训练得到基分类器,最后利用Adaboost方法将BP神经网络集成得到强分类器.对所用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其统计正检率、误检率、漏检率以及准确率等多参数结果均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2016年01期 v.49;No.238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方天红;陈庆虎;鄢煜尘;周前进;
为了解决计算机打印文档的自动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文汉字显微放大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统计纹理特征的打印文档鉴别算法.首先,从理论模型上分析了激光打印机传动系统对打印字符潜影的影响;接着对字符图像的22维灰度共生矩阵统计纹理特征进行计算,并利用ReliefF特征选择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提取显微字符图像激光扫描方向和纸张行进方向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并进行融合,利用最近邻和支持向量机2种分类器进行分类鉴别.在两种样本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特征融合后的鉴别性能有所提高;支持向量机的分类鉴别性能优于最近邻分类器,在相同字无重复样本集上的分类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6.5%和96.64%,在相同字有重复样本集上分类准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98%和98.18%;激光打印机品牌分类准确率为98%.上述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打印文档分类鉴别性能.
2016年01期 v.49;No.238 15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