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

  • 高拱坝坝后侵彻爆炸毁伤效应分析

    王高辉;孔维伟;卢文波;潘鑫豪;舒奕展;

    高拱坝由于具有拱梁受力特性,其坝身往往较薄,而当薄拱坝坝后遭受侵彻爆炸打击时,高拱坝的安全将面临严峻的威胁。采用声固耦合方法模拟库水与大坝-地基动态耦合作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元耦合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 SPH-FEM)模拟侵彻内部爆炸及大坝毁伤发展过程,建立了考虑混凝土高应变率效应的库水-坝体-爆炸耦合作用模型,研究了薄拱坝坝后遭受侵彻内部爆炸打击后的毁伤发展过程,探讨了坝后侵彻深度对薄拱坝坝身内部爆炸毁伤特性的影响,揭示了双曲拱坝上、下游几何特征对坝身侵彻爆炸破坏发展过程和毁伤机理。结果表明:高拱坝上、下游面的几何特征对大坝内部爆炸毁伤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薄拱坝坝身遭受侵彻爆炸将对大坝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且侵彻高拱坝中部破坏效应最大。

    2024年07期 v.57;No.328 853-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多断面水力几何关系变化特点

    孙慧雯;夏军强;邓珊珊;周美蓉;

    三峡工程的运用改变了坝下游来水来沙条件,长江中游河床持续冲刷,河道水力几何关系相应调整。选取长江中游枝城-汉口河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2003—2017年长江中游不同断面的水力几何关系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三峡工程运用后,枝城-汉口河段的河道冲刷主要集中在枯水河槽,水面宽的调整也多集中于枯水河槽,同流量下水面宽的变化最高可达400 m,各站同流量下宽深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小;2)各水文站同流量下水深增大,流速减小;荆江河段河道冲刷强度较大,水深及流速与流量关系的变动范围较大;由于冲刷强度逐渐减弱,水深及流速与流量关系的变动幅度逐年减小,从第1阶段(2003—2006年)至第4阶段(2014—2017年)变动范围的减幅超过25%;城汉河段的河道冲刷强度较小,仅为荆江河段冲刷强度的54%,水深及流速与流量关系的变动范围也较小,逐年变化规律不明显。

    2024年07期 v.57;No.328 863-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基于时空影像法的河道流速流量计算应用研究

    陈华;陈梦;赵浩源;香天元;刘炳义;王俊;

    流量数据在水灾害防治、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科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接触式流量测量方法在新时期的流域精细化、动态化管理需求下体现出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基于图像识别的非接触式测流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了充分发挥图像识别技术在水文测验领域的优势,建立了非接触式图像识别测流计算方法,包括基于时空影像的表面流速计算方法和基于指标率定法和表面流速系数法的河道流量计算方法,并以长江委水文局崇阳水文站为示范应用站,开展了流速流量的比测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接触式图像识别测流方法计算便捷、新颖、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能为现代水文站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2024年07期 v.57;No.328 872-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非均质斜坡降雨入渗失稳机理及可靠度分析

    揭鸿鹄;张浮平;蒋水华;李嵩;黄河;陈永清;李彧玮;

    目前降雨诱发斜坡可靠度分析常忽略了现场观测信息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降雨入渗下潜在不稳定区域分布及实际可靠度水平。为此,以非饱和二维边坡为例,首先利用贝叶斯更新方法融合“天然工况下斜坡保持稳定”这一观测信息,对空间变异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进行概率反分析,再采用局部安全系数法考虑水力和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并进行非均质斜坡稳定性分析,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斜坡失效概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同时,开发了HYDRUS-2D软件接口程序,给出了详细的HYDRUS-2D软件内核计算流程,并且对比分析了忽略现场观测信息对斜坡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观测信息可以有效缩减斜坡土体参数不确定性,排除斜坡沿因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引起的材料强度软弱区发生失稳的可能性,揭示了降雨这一单一因素诱发斜坡失稳机理。此外,采用局部安全系数方法进行斜坡概率分析能够获得降雨入渗下斜坡失效概率和潜在不稳定区域分布。

    2024年07期 v.57;No.328 881-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通水冷却最优控制机制

    段亚辉;姚晓敏;喻鹏;

    通水冷却在三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站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其控温控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通水冷却控制参数都是参考借用大体积混凝土有关规范对初次通水的规定值,与薄壁衬砌混凝土温升温降快、时间和几何温度梯度大的特点不相符。通过对不同通水冷却水温情况条件下的混凝土进行三维有限元法仿真计算,分析了通水冷却控制温度、温度应力、温度裂缝的效果,进一步探明了薄壁衬砌结构混凝土通水冷却控温控裂的优化控制机制是“4控”:采取最优水温,最有效控制内部最高温度、最大内表温差和温降速率,实现施工期全过程抗裂安全系数最大化,最有效控制早期和冬季低温期温度裂缝。

    2024年07期 v.57;No.328 891-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PHFWMGSM算子的水利工程施工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韩冲;孙开畅;陈璇;解文婧;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突发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的有效性,基于概率犹豫模糊加权麦克劳林几何对称平均(probabilistic hesitant fuzzy weighted Maclaurin geometric symmetric mean, PHFWMGSM)算子,构建水利工程施工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运用修订后的水利工程施工事故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减小点值判断带来的误差;再利用概率犹豫模糊集及PHFWMGSM算子,解决实际环境中专家的犹豫心理及评价信息的不完整性;最后,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真实表达专家的犹豫心理,较完整地保留评价信息,保证了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贴切反映实际的应急能力情况,对实际工程应急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4年07期 v.57;No.328 899-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土木建筑工程

  • 混凝土全容罐内部温度场等效计算方法研究

    蔡元奇;包志辉;徐志刚;张锐;

    在火灾或泄漏情况下,混凝土全容罐的内部温度场变化非常复杂,内部温度场直接影响混凝土外罐温度场。准确评估混凝土外罐温度场需要考虑其内部温度场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近似内部温度场的等效计算方法,将内部温度场近似按一维传热问题处理,实时求解其近似解,并根据近似解将内部温度场与混凝土外罐之间的热交换等效为对流换热边界,实现了动态考虑内部温度场对混凝土外罐的影响。与火灾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计算方法有效可行。对混凝土外罐的火灾温度场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既简化了内部温度场的计算,又保证了混凝土外罐温度场的计算精度,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2024年07期 v.57;No.328 906-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不同环境下特高压主变压器火灾蔓延特性研究

    甘露;刘勇;田珍;郭莹莹;张盘玉;唐智;方正;

    特高压技术在远距离电力传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特高压站变压器火灾频发、后果严重。针对不同环境风和防火墙设置条件,对特高压主变压器火灾的蔓延特性开展了研究,探讨了环境风和防火墙耦合条件下温度场和热辐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风条件下主变压器在着火150 s左右达到最大热释放速率70 MW左右,火灾增长速率系数可达3.11,属于超快速火范畴;下风向防火墙失效、环境风增大时,下风向相邻变压器被引燃的风险增大;上风向防火墙失效、环境风增大时,下风向防火墙上方温度升高;当风速为2 m/s时,温度可达150℃,引燃防火墙上部物质的风险增大。同时对主变上方线缆高度处(14 m高度)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可为线缆及构架防火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024年07期 v.57;No.328 917-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解析解的高地温圆形隧道温度场分布研究

    张毅峰;刘琛尧;李国良;晏启祥;陆志明;

    高地温隧道相对于常规隧道在径向有着更复杂的结构,研究隧道断面温度场对解决隧道高地温相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采用极坐标形式建立圆形高地温隧道断面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Laplace公式对热传导问题进行求解,得到了衬砌-隔热层-围岩3层结构下温度场的解析公式;经过MATLAB编程求解计算,得到了温度场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建立了对应的数值模型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隧道内部大气温度波动时衬砌与隔热层的温度呈周期性变化,且随着距隧道中心距离增大温度场振幅逐渐减小;温度场呈环状分布,隔热层处的温度梯度最大,衬砌和围岩的温度梯度较小;衬砌内侧温度与隔热层内部温度同步,而隔热层外侧温度波动滞后于衬砌内侧温度;数值模型解析解结果与隔热层外侧温度变化规律一致。

    2024年07期 v.57;No.328 925-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动力与机械工程

  • 点火策略对均质稀燃汽油机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

    何邦全;张国伟;

    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8时,研究了1 000、2 000 r/min转速下4次点火策略对均质稀燃直喷汽油机着火和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邻2次点火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影响能量耦合形式,并决定汽油机的着火和火焰传播特性。在总点火能量不变的条件下,与单次点火策略相比,4次点火策略的点火耦合加热作用可促进火焰面内可燃混合气的氧化过程,加速火核的发展和火焰传播。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随着点火间隔的增大,着火时刻先提前后推迟,燃烧持续期先增大后减小,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和指示热效率有同样的变化规律,与单次点火策略相比,采用4次点火策略时,在1 000、2 000 r/min下IMEP最高可分别增加0.03、0.05 MPa,指示热效率可分别增加3.3%、2.9%。

    2024年07期 v.57;No.328 93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新型同步策略仿真研究

    王明博;汪洋;田智;董翔宇;胥奇;甄旭东;

    针对对置式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两侧活塞的同步运动问题,提出新型控制原理,以两侧活塞上下止点的位移差或两侧活塞的实际上下止点与设定的目标值的偏差为控制信号,利用PI(proportional-integral)控制器控制高压油压力或与低压油路相连接的开关阀来调节两侧活塞的上下止点,使发动机稳定运行。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高压油压力或控制开关阀可以使两侧活塞上下止点分别都达到平衡,发动机能够稳定运行;同时采用2种策略时,由于2种策略的相互影响,上下止点无法都达到平衡;以实际上下止点和上下止点目标值的差值为控制信号时,不同目标值对运行结果有影响,且目标值的选取没有可参考的准则,因此其实际效果不如以两侧位移差为控制信号。在受到扰动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2024年07期 v.57;No.328 94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参数自学习的智能电动公交车起停加速度跟踪控制

    徐顺鑫;谢辉;刘昌文;

    针对智能电动公交车辆纵向控制需满足起停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需求,同时考虑到乘客上下站引起的车身质量变化以及道路坡度变化对纵向控制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参数自学习的加速度跟踪控制方法。利用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自适应遗忘因子递归最小二乘法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对车辆参数和环境变化参数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基于逆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前馈控制器,并采用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设计反馈控制器,以消除系统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影响。最后,进行仿真测试和实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快速、高精度的加速度控制,满足乘坐舒适性要求,并且改善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2024年07期 v.57;No.328 950-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高铝含量推进剂水冲压发动机内流场计算

    常浩;朱欣雨;柳文杰;李月洁;王俊龙;卢鑫;

    采用热力计算与数值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铝含量推进剂水冲压发动机内流场进行了计算,并对温度、比冲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热力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通过热力计算可以对发动机和推进剂的能量特性进行优化,数值仿真计算能够准确地反映铝基金属燃料水冲压发动机内流场的分布规律,对高铝含量推进剂水冲压发动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7期 v.57;No.328 964-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PSO算法和BAS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逆解

    乔志鹏;白峭峰;赵春江;李启航;郭鑫;刘映良;

    针对激光熔覆工业场景中对激光离焦量的高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天牛须搜索算法的智能组合算法,以最小化目标位姿误差为目标,设计组合算法的适应度公式。在组合算法中,引入机器人数学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符合精度要求的初步解,即机器人6个轴角的初值;再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基于分块搜索的思路,将适应度分解为位置误差和姿态误差进行探索;同时做出动态惯性调整、自适应步长2个方面的改进策略,取组合适应度值最小的1组解输出,并作为机器人逆解的最优解。通过和单独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天牛须搜索算法以及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的对比试验,表明组合算法在机器人运动学逆解方面具有收敛速度快和收敛精度较高的优势。

    2024年07期 v.57;No.328 971-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Adams的多输出头操作臂耦合工作台系统运动学仿真分析

    胡喜雷;张长青;于航;杨光;

    为设计能够和木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臂进行耦合运动的工作台,在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上实现木工件的装夹以及数控加工,结合现有木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臂的结构参数以及大型柱状和面板状木构件开放式加工的实际要求,通过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对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实际木工件的尺寸、重量和运动要求对驱动电机进行选型,根据改进D-H(Denavit-Hertenberg)法将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和操作臂运动学模型简化为2个运动学支链,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基于解析法求出运动学逆解,通过SOLIDWORKS和Adams建立联合虚拟仿真模型对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和操作臂进行仿真分析,最终设计了能够沿X和Y方向移动的工作台以及绕A轴转动的悬臂梁式工件装夹平台,研制了弧形导轨滑动组件以抵消悬臂梁的挠性变形。SOLIDWORKS仿真结果表明,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可以按照预定设计方案进行运动,和机械臂联动实现对木工件的加工。通过Adams虚拟仿真得到各部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曲线,结果表明,工作台的速度在0~0.6 m/s之间,角速度在0~1.797 7 rad/s之间,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最大值分别为0.83 m/s2和1.570 8 rad/s2,且连续无突变。仿真结果表明,电机选型合理,能够满足转速和转矩要求,木工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能够和操作臂耦合运动进而实现对木工件加工。

    2024年07期 v.57;No.328 979-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自动化技术

  • 基于SRF-PLL的模糊自适应软件锁相方法研究

    肖雄;谭炳源;姚栋方;陈崇明;吴瀛;郭江;

    软件锁相法是电网基波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技术。针对传统锁相环成本较高、结构复杂、动态性能不佳及鲁棒性差等问题,系统分析了三相同步锁相环(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SRF-PLL)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RF-PLL结构的模糊自适应软件锁相方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基于嵌入式微控制器的算法实现,进行了硬件联调试验。与传统SRF-PLL结构锁相环相比,该方法属于全软件算法,运行稳定,对非线性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调节原理简单,易于模块化移植,在电能计量等工程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7期 v.57;No.328 98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电气化轨道接触网几何参数动态检测方法

    王建锋;苏欣儿;

    为了提升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提出基于线激光与双相机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方法。采用线激光束照射接触线,通过双相机配合滤光片使拍摄的接触线较亮且位于图像下方,从而降低图像处理的难度。同时提出接触线几何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提取接触线边缘轮廓重心,计算接触线的空间位置。此外,建立接触线与检测平台的相对运动误差补偿模型,将双目相机计算的实时空间位置引入运动补偿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实现接触网几何参数的动态精确检测。最后,通过现场动态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现场动态试验中导高值和拉出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43 mm和-0.68 mm,完全满足工程检测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较好的泛化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4年07期 v.57;No.328 997-1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EfficientDet的轨道扣件识别与检测

    邹文武;许贵阳;白堂博;

    扣件作为轨道线路的重要部件,其缺陷状态复杂多变,当前在实际运维中主要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检测,该方式效率低、耗时长,检测结果依赖人员的熟练程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扣件状态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数据集进行标注与数据增强;然后利用信道修剪算法对EfficientDet网络进行优化、训练与识别;最后进行实际轨道线路图像采集实验,并与YOLOv3(you only look once v3)和Faster R-CNN(faster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型和标准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对铁路缺陷扣件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6.82%,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较其他2种方法有明显提高,且参数量是YOLOv3的1/5,表明其在目标检测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潜力。

    2024年07期 v.57;No.328 1006-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