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

  • 拱坝侵彻损伤效应与安全控制(Ⅲ):坝体安全预警指标

    周祥森;徐青;陈胜宏;

    在实现侵彻损伤拱坝拱梁分载算法并获得坝体极限承载力下限解的基础上,提出与之配套的安全预警指标。对于应力控制指标,以现行拱坝设计规范为依据,参考国内外拱坝工程常规应力控制标准,提出拱坝在侵彻损伤工况下应力控制的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并提出拱坝整体应力的3级预警体系;对于极限承载力控制指标,提出基于相对指标的拱坝极限承载力3级预警体系;最后,对某拱坝进行虚拟损伤工况下的应力与极限承载力分析,并根据本文提出的应力与极限承载力预警指标,进行预警信息的模拟发布。与之前的研究成果共同构建了“应力分载算法-极限承载力分析-坝体安全预警”平台,为拱坝在遭受侵彻破坏后的快速损伤效应评估与安全控制决策提供支撑。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33-1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颗粒离散元磷石膏尾矿库溃坝模拟

    雷鸣;王穗丰;范博文;朱远乐;王涛;

    尾矿库作为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库,一旦溃坝将会对下游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尾砂下泄影响范围进行计算分析。以磷石膏尾矿库为工程背景,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对尾矿库的尾砂进行了休止角数值模拟试验,确定了抗滚动接触模型中细观滚动力学参数,并据此模拟了初期坝以上溃决与整体溃决这2种情况下尾矿库的溃坝过程,为相关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初期坝以上溃决情况下,尾砂滑移最远距离为870 m,未对下游村落造成明显影响,而整体溃决情况下的尾砂最大滑移距离为1 000 m,已到达下游窑岗上村,需要做好防控措施;溃坝对下游造成的破坏程度受宣泄尾砂方量影响,方量越大,下游的破坏程度越大。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41-1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隧洞侧穿建筑物沉降控制及隔离桩支护分析

    江帅;周辉;栗青;朱勇;杨凡杰;杨小龙;

    以滇中引水工程龙泉隧洞出口段为依托,研究不同隔离加固方案对隧洞近距离侧穿建筑物引起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以及探究隔离桩的承载机制。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隧洞开挖附加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地表沉降演化规律,并通过定义隔离系数来分析3种隔离桩加固方案对建筑物沉降的控制效果,进而揭示隔离桩的变形与受力特征。研究表明:相比于无建筑物荷载工况,附加建筑物荷载使得第1、2开挖段地表最大沉降量显著增加;隧洞单侧布设双排、3排地质钻隔离桩和隧洞两侧各布设一排C30钻孔灌注桩隔离效果依次增大;隔离桩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在隔离桩设计施工时应进行抗压+抗弯综合设计。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49-1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种神经网络的水沙预测模型研究

    张明旺;侍克斌;孔选昭;姚海坤;

    为解决水沙变化机理中水库泥沙难以预测的问题,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R)、遗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genetic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GA-SVR)、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optimization-supportvectorregression,PSO-SV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leastsquaressupportvector regression, LSSVR)等模型进行研究,并将模型应用于黑孜水库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序列的预测分析。数据资料序列划分为85%的训练数据和15%的测试数据,使用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纳什系数这4项指标来评价模型的精度,得到的结果可以为水库的短期调度和长期管理提供帮助。结果表明:LSSVR算法是4种模型中最优的,其误差最小,精度最高;构建的模型可为其他地区的水沙预测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57-1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边界元法的CAE软件开发及应用

    高宇;曹悦;刘彪;李通盛;王桥;周伟;

    基于UG(Unigraphics NX)软件开发了针对二维边界元法的前处理模块,该模块使用UG开放应用程序接口(UG ope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UG/Open API)实现UG软件与边界元法前处理模块的交互,开发了可视化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 UI),通过该界面可实现模型读取、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加载等一系列前处理功能,最终可导出前处理数据,供边界元法程序直接计算。与边界元法计算程序相结合,对二维问题的大坝进行了静力分析,并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66-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土木建筑工程

  • 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智能匹配方法

    赵平;刘广川;周婷婷;张鑫;罗少琦;

    为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管理精准施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智能匹配方法。首先采用数据挖掘理论确定历史案例的定量化特征属性,建立案例特征库,结合实际管理经验与专家分析建立控制策略知识库并确定策略匹配规则关系;然后运用逆向云算法建立特征云,基于产生式规则确定模糊Petri网网络结构并设计推理算法,通过样本训练优化模型参数建立策略匹配智能模型,实现从目标案例特征到控制策略的准确映射与迅速响应;最后进行实例测试,结果表明造价控制策略智能匹配正确率达93.33%,所提方法精确、有效。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73-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10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深厚软土地段桥梁地基系数比例系数试验研究

    宋旭明;王天良;唐冕;潘鹏宇;

    桥梁桩基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对桥梁纵横向刚度影响较大,选取合理的m值是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问题。规范中给出的m值取值范围较大,为了确定软土地段m值的合理取值,通过水平静载试验,结合规范改进群桩m值的计算方法,获得单桩和群桩水平荷载与桩顶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而计算单桩和群桩的m值,并对单桩和群桩m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值随地面处水平位移增加呈幂函数衰减趋势;由于群桩效应使得群桩、单桩m值差异较大;试验工点的群桩m值建议取2 600 kN/m4,该取值可为土层相似地段地基系数比例系数的取值提供借鉴,计算方法也可为类似工程m值的快速估算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81-1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武汉长江三级阶地地铁地下车站泄水抗浮模型试验研究

    凌诚昊;董杰;谢俊;安旭文;罗会平;董俊;

    根据武汉地区长江三级阶地的地层特点和盲沟泄水降压抗浮原理,设计了盲沟泄水降压试验模型;选取武汉地区长江三级阶地的黏土和砂土2种介质,对试验模型中筒底盲沟1和侧壁盲沟2在单独泄水和共同泄水过程中土层内的压力水头和渗流量进行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试验模型土层中压力水头的分布规律和渗流量大小,验证了盲沟泄水降压技术应用于武汉长江三级阶地黏土层中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抗浮稳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为市政地下工程及地下空间结构的抗浮稳定设计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88-1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电气工程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DSM中三方主体激励演化博弈分析

    刘柳君;崔雪;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如何进一步提高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参与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DSM中政府、电网企业、电力用户的博弈行为及利益关系,同时针对演化博弈均衡解求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SM演化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了基本激励、动态激励控制和外部效益联动3种情景,对各情景下主体参与度的演化情况及博弈稳定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各主体间的策略行为存在反馈关系,采取动态激励措施可有效抑制博弈的波动性,外部效益联动机制有助于提高各方参与度。

    2023年09期 v.56;No.318 1096-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Pyraformer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蔡华锋;唐艺豪;

    针对电力负荷数据波动性大、随机性强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Pyraformer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算法将负荷数据分解为频率不同的模态分量,引入过零率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模态分量进行划分,得到低频、中频和高频部分,并分别与原始负荷数据组成重构数据。其次,将重构数据分别输入到含有金字塔注意力模块(pyramidal attention module, PAM)和粗粒度构造模块(coarse-scale construction module,CSCM)的Pyraformer预测网络中,网络采用新型动量优化器自适应Nesterov动量算法(adaptive Nesterov momentum algorithm,Adan)进行参数优化,最终输出预测结果。在真实电力负荷数据集上对该预测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05-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BiLSTM操作票自动校核方法

    周凯;焦龄霄;胡志坚;严利雄;毕如玉;王勇杰;

    针对常规电力系统操作票的安全校验依赖人工经验、主观性强、容易出错、可靠性不高且校验效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LSTM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操作票自动校核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操作票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并利用文本向量化模型将操作票文本转变为词向量矩阵;然后以词向量矩阵作为CNN的输入,提取操作票文本局部词语间的高维语义特征,以高维语义特征构成的序列作为BiLSTM网络的输入,进一步挖掘操作票文本的上下文联系;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给予BiLSTM网络隐藏层不同的权重以加强关键词语的影响,最终实现操作票文本的深度语义特征挖掘,通过全连接层将深度语义特征映射到校核标签空间,给出调度操作票文本的校核判定结果。以湖北某地区电网的操作票为样本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验正确率较高,能够较为准确地判别操作票的正确性,有效提高操作票校验的工作效率。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14-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深度学习的环网柜局部放电信号特征识别

    陈艳霞;林涛;吕立平;邹晴;曹亮;王宁;袁方;

    由于制造工艺和现场环境的影响,环网柜运行时会存在局部放电的现象。为深入研究局部放电的类型,提出了一种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首先,搭建了电晕放电、沿面放电、悬浮放电3种放电模型的实验平台,采集了大量实验数据;然后,结合边际谱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通过模型参数寻优的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开展了不同局部放电信号的特征识别研究;最后,与传统的特征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VGG(visual geometry group)Net和AlexNet,ResNet34网络模型识别的准确率最高;边际谱图像提高了典型局部放电信号的辨识度,所提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7%,明显优于C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所提方法可为环网柜局部放电信号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24-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力与机械工程

  • 一种改善怠速舒适性的悬置系统研究

    张东凯;吴兵舰;王斐;朱福龙;

    结合4缸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个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存在的耦合现象引起的振动频率范围过长、振幅过高的振动特性,分析现有中型商用车悬置系统布置位置不合理的短板,并以优化悬置安装位置为设定目标,对现有悬置系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设计。通过HyperWorks软件计算出后动力总成的一弯节点位置,并通过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多体仿真验证了将后悬置布置在一弯节点附近时悬置反力最小。将后悬中心后移290 mm至动力总成的一弯节点附近,分别对原方案与优化方案进行理论计算以验证优化效果,通过发动机怠速主观评价和扫描振动试验确认优化方案的怠速舒适性优于原方案,证明了优化悬置安装位置可以提高悬置系统怠速舒适性。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31-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技术

  • MIMO-NOMA系统下的URLLC与eMBB混合业务场景的共存调度研究

    王佳佳;陈琪美;江昊;

    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dmobilebroadband,eMBB)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and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是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两大主要服务。URLLC服务具有严格的时延和可靠性要求,eMBB服务具有巨大的吞吐量需求,2种业务差异化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需求,使两者在相同带宽资源上的共存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基于下行链路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系统,在用户分簇的基础上,研究了URLLC和eMBB的共存策略,制定了一个URLLC和eMBB联合资源调度问题,在最大化eMBB业务频谱效率的同时满足URLLC业务的低时延需求。为求解该调度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和凸函数差分规划(difference of convex functions,D.C.)的迭代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于共存问题的适用性,在提升系统频谱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多用户连接。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39-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程序控制流图的模糊测试漏洞挖掘方法

    李伟明;郭瑾仪;唐娜;

    提出了一种利用程序控制流图和符号化执行来指导生成模糊测试初始用例的方法。首先通过动态计算上下文敏感度级别和增加函数返回边优化符号化执行效率,构建出准确的二进制程序的控制流图,得到主要的程序执行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分支覆盖率和基于基本块执行次数的优化策略,用符号化执行对这些路径进行约束求解;最终生成了更好的模糊测试初始用例。所提方法缓解了符号化求解中常见的路径爆炸问题,降低了模糊测试初始用例的盲目性,把模糊测试和符号化执行的优点相结合,将相同执行时间内漏洞挖掘的路径覆盖率提高了3~4倍。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46-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双人通信的动态信道特性分析

    周灵丽;廖薇;侯宋跃;

    人体通信是以人体生物组织为传输介质的新型短距离通信技术,现有人体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局限于单人通信。基于此,研究了低频段下双人动态通信的传输特性,在通过手臂接触进行双人通信的情况下,首先分析了非接触手臂沿着垂直人体的方向,向前和向后运动对通信信道特性的影响;在非接触手臂运动的情况下,发射端放置在接触手臂或非接触手臂时,其各自对应的2条通信链路的路径损耗变化趋势几乎一样;利用二阶信息准则判定多径信号中第一径到达时间的累计概率密度符合Weibull分布;最后对比了发射端在不同位置下的通信特性,在手臂发生运动的情况下,发射端放置在双人接触手臂时的链路通信效果较好且对人体辐射较小。

    2023年09期 v.56;No.318 1154-1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